Thursday, October 21, 2010

日軍鐵蹄下的中化

台人間諜助紂為虐


1942年3月6日,日軍在砂香街中華學校展開大檢證。隔天,不幸遭檢的男女老少被押至巴力峇九豐興山屠殺。這是日本投降後在巴力峇九山掘出的忠骸。



1946年8月25日,《麻屬華僑集體鳴冤委員會》派余金鑑、李尚賢和劉國七到巴力峇九豐興山負責挖掘忠骸 工作,獲遺骸百餘具,分儲七大甕。


日軍侵佔馬來亞前夕,麻坡中華化南兩校學生人數激增,學校開辦高中班,準備大展宏圖,展翅高飛。但是誰料到,日軍鐵蹄到,粉碎了學校的宏圖大計。麻坡的華校和英校面對相同厄運,一律遭日本人封禁。

學校操場〞大檢證〞

日本軍國主義處心積慮,在南進之前,便已派出不少間諜到麻坡活動,其中有些是台灣人。他們從事各種行業,以掩飾身份。這些台灣人日本間諜會講華語,懂華文,甚至偽裝成華校教師,為東京搜集情報。因此當年中華學校董事和教師如何推動抗日救亡運動,開畫展籌款抗日等活動,東京都很清楚。

1941年12月8日,日軍在陀美少將的指揮下,在吉蘭丹的道北登陸。日軍勢如破竹,在1942年正月11日攻佔吉隆坡,並於同一天派飛機轟炸麻坡。不到一周,日軍擊垮了駐守麻坡的英軍和印度兵,於正月16日佔領了麻坡。

2月底,陀美少將便耀武揚威親臨麻坡,指揮逮捕麻坡抗日份子行動。日軍根據在麻日本間諜提供的情報,逮捕了中華中學的大部份董事。凶神惡煞的陀美少將在漳泉公會樓下大廳大罵麻坡籌賑會和中華中學董事會領導人,宣稱由於麻坡人積極籌款,協助重慶政府購買軍火,造成在華日軍的傷亡,留下孤兒寡婦,所以要嚴懲作為「籌賑模範區」的麻坡。

3月6日,中華中校《四維堂》旁的學校操場變成日軍展開麻坡大檢舉行動的地點。男女老幼數千麻坡市民被扣押在學校操場晒太陽,不少人遭檢去,隔天被押至麻郊區巴力峇九豐興山屠殺。中華中學十多位重要的董事會成員被拘押峇株巴轄,遭毒打拷問,最後於3月17日,被押至宋加蘭郊區處決。

中華中學第12任校長鄭天成對巴力峇九山慘案為文寫道:三月七日大禍至,百力峇九騰殺氣,眷屬一車又一車,割乳剖腹孩顱碎,斯時哀聲上達天。


台人間諜欠下血債


戰前曾得罪日本間諜的人,面對秋後算帳,慘遭殺害的厄運。在麻坡從事間諜活動的台灣戲班班主王太原搖身一變,成為日本憲兵,到麻坡指名拘人,展開報復行動。過後,這位台灣人日本間諜揚言,許多麻坡華社領袖都死於他的手裡,同時他透露,他畢業於東京間諜學校。作為日本人幫凶,台灣人日本間諜欠下麻坡人一筆血債。

中華中學美術主任,後來成為新加坡國寶級畫家劉抗也差點兒被台灣人間諜送進鬼門關。劉抗在中華中學教書時,曾任麻坡教師公會財政。有位偽裝成教師的台灣人日本間諜,潛伏在麻坡多年,參加教師公會,曾向劉抗繳交會費。日本人佔領麻坡後,這位台灣人教師變成日本憲兵爪牙,上門找劉抗,傳召劉抗到日本憲兵部問話。

問話時,日本軍官宣稱,對劉抗的底細,和過去所做過的事,一清二楚。他猛插軍刀於桌上,威脅劉抗提供游擊隊和共產黨地下活動的情報。幸好,他讓劉抗回家去好好想,寫好報告,提交日本憲兵部。劉抗知道自己處境險惡,冒險逃離麻坡。日軍佔領馬來亞後,劉抗原本想在麻坡安靜生活,以經營咖啡店為生。

陳人浩轉行開咖啡店

在日軍鐵蹄 下,華校被關閉了,中華中學的《四維堂》校舍和化南校舍被日軍1356部隊佔為倉庫。學校的圖書,董事會的重要文件遭搗毀。學校的教具,科學化學儀器及學校其他財物遭洗劫一空。麻坡學子失去受華文教育的機會,中華化南兩校教師失業了,只能另謀生計。

戰前中華中學美術老師,戰後中化復興功臣陳人浩校長,在日治時期被迫改行開咖啡店。為了生活,陳人浩與他的妹夫劉抗合作,在麻坡向人頂了一間店屋,樓下經營咖啡店,樓上開客棧。他們請了一位泡咖啡〞頭手〞幫忙。陳人浩與劉抗在店內看管,大小雜務,親自處理,打掃、整理以及為客人辦理開房間手續,過着忙碌和惊慌的生活。

中華中學另一位教師兼記者李冰人在麻坡大檢舉時,母親和幼兒被拘押在中華中學籃球場,自己被拘押在日本人設立的治安委員會處,相距不遠,度過膽戰心驚的一天。李冰人惊異發現,他在中國求學時的一位台灣人同學竟然成為日本兵,在現場看管遭拘押的麻坡市民。

當天他與家人幸運地沒有被日本人檢去處決,但他的好友陳和尚、張開川、王金針等人被押走,最後都死在日本人的魔掌下。

過後不久,李冰人眼見形勢不妙,逃為上策。於是他先逃至玉榭鄉區躲藏,再秘密地潛到野新海邊,從那裡下船,逃往北馬的吉打州。

《九思樓》日文學校

中華中學的《九思樓》校舍變成了日本文學校,為日本人服務的台灣人成為日文學校的教師。每天清早,學生必須列隊,面向東方,高唱效忠和歌頌日皇歌曲。

現年83歲的陳慶昌老師回憶道,華校關閉了,沒有選擇餘地,當年他與劉堅固、許錫禧等同學轉進這間日文學校。他發現,學校的老師有台灣人,能操標準的華語。他們教日文時,用華語講解。

陳慶昌說,這位台灣人老師喜歡音樂,下課後,常在音樂室裡彈鋼琴。琴聲吸引了他和劉堅固,兩人常在旁聆聽。台灣老師發現他們對音樂有興趣,也樂於教導,為他們打下音樂基礎。

日治時期,不准學華文,更不准讀華文禁書。陳慶昌回憶道,當時他們卻膽大包天,組織秘密讀書會,偷偷學習華文,讀華文禁書。他與沈時博、許錫禧、鄭光明幾位同學常在市內一店屋樓上,偷偷讀禁書,如《萍蹤寄語》。在日軍暴政下,仍然有學生冒險秘密學華文。

麻坡《勤勞俸仕隊》

戰前中華學校高小畢業生黃耀傳回憶道,日本佔領了麻坡,造成他失學,小小年紀必須離校工作,在三馬路新民舞台劇院前擺賣香煙,同時還必須為日本人服勞役,參加《勤勞俸仕隊》。

日本人在中國東北偽滿洲國強迫青少年服勞役,強行組織《勤勞俸仕隊》,為日本人開荒築路。在麻坡,日本人也依樣畫葫蘆,強迫麻坡青少年參加《勤勞俸仕隊》。黃耀傳說,當時他家在砂香街,就在中化一小前面。日本人實施保甲制度,他被挑中參加《勤勞俸仕隊》。清早他們集合於漳泉公會,在印度人隊長的帶領下,前往巴力峇九地區開荒墾地。工作一天,每人可獲得一小罐米。

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結束,日本於1945年8月10日投降。在陳人浩、劉抗等眾校友的奔走努力下,中華中學於短短兩個月時間,快速復課,並與化南學校合併,成為中化中學。浴火鳳凰重新出發,再度騰空翱翔。

揮淚祭忠魂,哀聲震山岳。1947年3月17日,麻坡和峇株巴轄等地的忠烈骨骸公葬於亞依淡義山,長留後人憑弔。

中化中學師生參加送殯,
參加送殯社團代表百餘單位,人數過萬,行列一里多。

這是顏其仁老師為麻華社歷史保存下來的珍貴照片。他的父親顏逈華是遇難忠烈,顏其仁為父送殯,並拍下現場這些歷史性的照片。


亞依淡公葬場上的輓聯和花圈。中華化南兩校師生的輓聯是:《天留正氣壯山河》。

覆蓋青天白日旗的靈車。

資料來源:


──《麻坡華僑義烈史》,麻坡中華公會出版,1947
──《麻僑報國的一頁血淚史》,李冰人,1947
──《居安思危》:劉抗訪談,馮仲漢,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出版,1999
──《大戰與南僑》,新加坡南洋出版社,1947
──老校友陳慶昌、黃耀傳、顏其仁口述
──《麻坡漳泉公會金禧紀念特刊》,1989

Monday, October 18, 2010

劉抗用畫筆控訴暴行

參加中化教師抗援會


中化校友、老師劉抗的《嬰兒劫》漫畫。大畫家用他的畫筆控訴日軍暴行。

在抗日救亡的年代,麻坡中化師生熱血沸騰。中華中學美術主任劉抗以畫筆作為武器,控訴日軍殘暴行徑。他的抗日宣傳漫畫,威力強大。學生帶着他的抗日漫畫,在市鎮,在鄉區宣傳抗日,募捐籌賑,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日軍剛戰敗投降,劉抗立即拿起畫筆,記載日軍在新、馬地區的暴行。1946年,他出版了漫畫冊《雜碎畫集》,記錄下日治時期血淋淋,沉痛黑暗的歷史。

在《雜碎畫集》中,《嬰兒劫》是一幅震撼力強的漫畫。這幅漫畫反映了麻坡中華公會出版的《麻坡華僑殉難義烈史》對日軍暴行的描述和記載,讓後人深刻記住日軍對麻坡人幹下的滔天罪行。

麻坡〞嬰兒劫〞

1947年出版的《麻坡華僑殉難義烈史》書中寫道:

〞僑領家屬和一些較不重要的人,都於三月七日,被軍用羅厘數輛,載到巴力峇九山處決。〞

〞這些就義的烈士,婦孺約佔其中之70%。就刑的地點,即在幽靜的膠園內。義士抵達目的地,就全被驅押下車,強迫背跪在「巴力溝」邊,然後喝一聲,刺刀齊舉,刀尖直指心胸,咆哮地猛力迎剌去,一刀不足,繼之二三刀,順勢以腳踢入溝中。前仆後仰,血花四濺,呻吟慘叫之聲,洋溢整個巴力峇九山,引得附近人家,為之掩涕戰憟。〞

〞稚齡的小孩,則由獸兵提拋,然後迎上剌殺。聽說其中有個小孩子極其活潑可愛,臨刑時駭極呼啼,聳身緊抱獸兵之腿,獸兵見其天真,忽有感觸,不忍下手,回頭斜睇在旁的指揮官,意思是代求憐赦,但不為獸官所同意,結果只得一剌了之。〞

據《麻坡華僑殉難義烈史》書中記載,在這些慘遭日軍殺害的小孩當中包括中化董事會領導人張開川和李天賜的幼年兒女。

他們是11歲的張木生、10歲的張金珍、7歲的張有愛、6歲的張大目、1歲的張水泉,以及14歲的李清紅、5歲的李清容、13歲的李清潤、11歲的李清心、10歲的李清美、7歲的李成煥、6歲的李清尼和3歲的李清香等。

除了巴力峇九山外,離麻坡20多英里的巴力士隆也上演〞嬰兒劫〞慘劇。

據巴力士隆老村民的回憶,當年日軍在巴力士隆屠殺村民的手段殘酷,小童被拋到空中,後以刺刀刺死,或以鋤頭殺小童取樂,行為令人髮指。

據老校長李雲溪的回憶, 當年武漢合唱團曾到麻屬各村鎮演出,在班卒演出兩晚。他當時就讀班卒愛華小學,跟隨大人看演出。

當晚演的話劇有《嬰兒劫》、《八百壯士》和《人約黃昏後》。他記得他觀看的話劇《嬰兒劫》是反映發生在中國的另一種〞嬰兒劫〞,是不同的內容。話劇裡是兩名日本兵對着一名孕婦賭酒,互猜孕婦腹中胎兒是男是女,再剖腹加以印證。

協助舉辦抗日畫展

據中化老校友岑遠之的回憶,劉抗從上海回麻坡後,參加了中華中學教師抗敵後援會,與高雲覽老師、陳錦波老師一起,推動抗日宣傳活動,並協助學生抗日後援會。

他記得,1939年,中華中學準備舉行七‧七抗日紀念會,學生將上街賣花籌捐,劉抗與高雲覽老師漫步丹戎麻河旁,交出一幅激情繪成的抗日漫畫。劉抗的漫畫被翻印複製成數百張宣傳畫,由學生攜帶上街分派。漫畫激起民眾對日軍強烈的憤慨,紛紛解囊捐款抗日。

畫家劉抗小時候就讀麻坡砂香街中華小學,過後到中國升學,前往法國留學,再回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當教授。然而1937年,日軍為實現併吞中國的野心,大規模進攻上海,爆發〞八‧一三〞戰爭,於是劉抗返回麻坡,到母校中華學校執教,出任中華中學美術主任。

劉抗生前受訪時說: “1937年,我和夫人及數位新、馬留學上海的青年返回馬來半島,我被聘為麻坡中華中學美術主任。那時候的馬來亞和新加坡,抗日氣氛已非常強烈。 ”

“回到麻坡後,我也跟所有麻坡老師一樣,參加當地的群眾救亡運動。徐悲鴻和劉海粟那時候到新加坡舉行畫展,籌款抗日,我們經常連夜趕到新加坡義務工作。當年本地畫家除了協助舉辦抗日畫展,還協助合唱團和劇團作美術和宣傳工作。報章上經常出現我們的抗日漫畫。”

憶日軍暴行激動流淚

畫家感情豐富,半個世紀後,劉抗在訪談中憶述日軍在麻坡濫殺無辜的平民和百姓時,激動地流下眼淚。他說:“日軍進入麻坡後不久,就實行了幾次大肅清,遇難者超過千人。這些數字都是有歷史資料可查究的。”

他說:“麻坡是受迫害最深的一個大埠。有些麻屬居民因被指為大力抗日,親重慶,擁護蔣介石,而一家十幾口全被押到樹膠園槍殺。有些因為在過去的救亡特刊發表文章,憲兵部將他們狠 狠毒打一番才處決。婦女則在刺殺前先被獸兵強姦。”

他又說:“麻屬巴力峇九山、巴力士隆、張厝港是日軍當年殺人最多的〞屠殺場〞 。屠殺後還曝屍荒野,歷久不殮,真是慘絕人寰啊!”。他一面說,一面泣不成聲,頻頻擦淚。

一枝畫筆,寫實漫畫,強烈控訴,劉抗讓麻坡日治時期的黑暗歷史,中化師生激情賣花救亡的歷史,永留後世。


畫家劉抗(左一)、音樂家劉堅固(右一)兄弟5人與母親在新加坡團聚。



資料來源:

──《麻坡華僑義烈史》,1947年麻坡中華公會出版

──《麻坡僑領殉難之前後》,李冰人,1946

──《居安思危》第二章:劉抗訪談,馮仲漢,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出版,1999

Sunday, October 17, 2010

中化體育女將

半世紀後相逢敘舊



4位中化中學體育女將半世紀後相聚敘舊。左起陳麗雲、張玉英、張淑星和陳麗莉。你能認出在下圖中的這4位中化女運動健將嗎?

來自新加坡的陳麗雲到訪吉隆坡,於17日拜訪久別的李河崑與張淑星夫婦。上個紀50年代末,劉麗雲和張淑星是中化中學的健育健將,經常一起活躍在運動場上。如今兩人都是祖母級人物。大家久別相聚,互相關懷慰問。

劉麗雲也前往探望健康欠佳的郭秀珠同學。兩人是中化中學高中第六屆同學,在南大時代,又是同房室友。


50年前的中化中學女子籃球賽。圖中已有數人〞移民〞了。

Sunday, October 10, 2010

麻坡大檢舉 中化痛失英才

華社精英幾遭夷門滅族


日治時期,中化《四維堂》變成日軍的倉庫,中化操場成為麻坡大檢證的場地。圖中遠處是漳泉公會,當年是日本人設立的〞治安委員會〞所在地。

下圖是早年的《四維堂》和中化操場,屋頂的原有設計風貌不同今日,但籃球場基本上未變。



在日軍鐵蹄下,作為〞籌賑模範區〞的麻坡慘遭蹂躪。中化董事會精英幾乎遭夷門滅族,中華中學關閉,校內圖書教具和財物遭捣毀洗劫。砂香街中華中學四維堂旁的操場,變成日軍拘押麻坡民眾,展開大檢證的場地。這是中化校史上一場大浩劫。

據麻坡中華會1946年正月發表的調查報告,中化中學董事會和麻坡華社精英損失慘重,十多名精英遭日軍殘酷殺害。他們的家人也逃不過日軍魔掌,一起遭殺害。

同時麻坡中華公會發表一份《麻坡殉難義烈表》,清楚記錄在麻坡大檢舉行動中,遭日軍殺害的575人的名字、年齡,以及遇害的日期和地點。

三輪逮捕 精英殉難

十多名遭殺害的麻坡籌賑會領導人兼中化校董是張開川、鄭文炳、李天賜、顏逈華、林彬卿、鄭友專、羅美東、陳和尚、林太宗、羅文漁、林春農、王金針、鄭明月、何謙益和郭詩善。

日軍於1942年1月16日攻佔麻坡後,早已在麻坡活動的日本間諜山崎搖身一變,變成憲兵頭目,並在丹戎一座洋樓設立了憲兵總部,不久便展開三輪大逮捕行動,目標對準推動抗日籌賑活動的麻坡華社精英。

首輪大逮捕行動於2月28日展開,地點是在中華中學側面的漳泉公會。日軍傳召麻華社領袖齊集漳泉公會,柔北峇株、麻坡區日軍首領佗美少將破口大罵麻坡華社精英鼓動捐資助餉,幫中國抗日,造成在華日軍傷亡,揚言要嚴懲他們。

最後,麻坡籌賑會7名領導被扣留,押往峇株巴轄問話。這7名籌賑會常委是張開川、李天賜、鄭文炳、鄭友專、顏逈華(中化英文教師顏其仁父親)、羅美東(中化校長羅微光父親)和林照英。

第二輪大逮捕於3月3日展開,由日軍古賀大尉主持。遭圍捕的華社領導包括林彬卿、羅文漁、林春農、郭詩善、何益謙、林太宗(鄭文炳女婿)和鄭明月(鄭文炳長子)等。當中,郭詩善和林春農被日本人指為共產黨份子。

第三輪大逮捕,中化籃球場大檢證和日軍勝利大遊行是在3月6日。這輪逮捕行動主要是針對華社精英的家屬,日軍殘暴地要以夷門滅族手段,威懾麻坡人。

顏逈華家人逃過劫難

據老校友黃耀傳的回憶,當天早上,日軍開始勝利大遊行。大批日軍全副武裝,列隊上街。他感到很害怕,躲在二馬路住家樓上偷看。只見日本兵街上高唱軍歌,高喊口號,耀武揚威,氣焰囂張。

黃耀傳說,勝利遊行結束後,更可怕的事接踵而至,日本憲兵分成小隊,到市區各處圍捕籌賑會領袖的家屬。

他家在二馬路,與張開川住家和羅美東住家鄰近。羅美東的家就在當今的公益金舖,張開川的家在新明印務館隔壁。

黃耀傳回憶道,當時日本憲兵軍車驟然開到,荷槍實彈的憲兵,紛紛跳下車,前後包圍張開川和羅美東住家。張開川和羅美東家人,包括妻子、年幼兒女、工人和佣人,一起被日軍押走。

日本憲兵同時直撲麻坡〈救國三劍客〉之一顏逈華的家,準備逮捕顏逈華一家大小。

前中化小學五校董事長顏其仁對這場驚險經歷,歷歷在目,終身難忘。顏其仁說,他父親顏逈華當年在麻坡開設《泰裕號》樹膠店,位於當今大馬路麻坡大鐘樓對面。

顏其仁回憶道,幾輛軍車風馳電掣開來,準備圍捕他們一家人。領隊的日本軍官坐在帶頭的軍車,可是一時認錯地方,車開過他家店舖門前,繼續向前,在前面好幾間店鋪前才停下。顏其仁的母親與家人眼見日軍來了,情況不妙,匆忙地開後門逃跑。機警及時逃跑,讓顏其仁一家人逃過浩劫,不然這家人也逃不了遭夷門滅族的厄運。他的父親顏逈華早幾天被捕,逃不出日軍魔掌,最終遇害。

中化操場大檢證

1942年3月6日是麻坡最黑暗的一天,風聲鶴唳,人心惶惶,許多人遭日軍檢舉拘留。日軍分成小隊,四處圍捕華社精英的家屬,搜查麻坡社團公館。與此同時,日兵在各條街道上,凶神惡煞,濫捕市民。

幾千名市民,不論男女老少,成人或小孩,不分青紅皂白,一律遭拘押。他們被押送到砂香街中華學校的操場集中,等待暗探認人,或由已被打成體無完膚的扣留者指認〞壞人〞。

麻坡名記者李冰人和一批麻坡社團領袖被扣留在設於漳泉公會的〞治安會〞,他的母親、年幼的孩子和堂弟等家人,與大批市民被扣押在中化操場上晒太陽。大人惊恐萬分,憂心如焚,嬰兒不知大難臨頭,哭哭啼啼,讓大人更加憂傷。從早上至下午三時,他們受盡驚恐和折磨,最後不幸遭挑中的一批人被押到麻坡丹戎憲兵部關押,其餘獲釋。

(大檢證中被拘留的漳泉公會財政陳和尚)

在這輪逮捕行動中,另兩位中化董事,陳和尚和王金針遭日軍檢走,但中化董事林照英幸運獲釋。陳和尚是漳泉公會財政,興建漳泉公會大廈的功臣。

巴力峇九大殺戮

麻坡四馬路打鐵街《順利鐵店》工人謝炎當天遭日軍拘捕,隔天被押至巴力峇九山處決,但他死裡逃生,大難不死。

根據過後謝炎的回憶,當天十時,他被日軍拘捕,押上羅里軍車,送至中華學校。下午三時,他與被檢中的一批人,從中華中學被押到丹戎洋樓關禁。市內各處被捕的華社領袖家屬,也一批批送到丹戎洋樓集中扣留,由佩帶軍刀,帽後垂有布條的日本兵看守。

3 月7日中午,日軍挑選了男女老幼共150人,綑綁雙手,分30人為一組,由5輛軍車,載至巴力峇九的豐興山。到了刑場,謝炎看到長溝數條,深約三尺。先到的囚犯先後被驅下溝,蹲在溝內,然後日兵開槍射殺,槍聲卜卜,哀聲震天。尚有未死者,日兵趨近再開一、二槍,射殺尚在掙扎呻吟的未死者,或揮軍刀砍殺,然後掘土掩埋。謝炎命大,身受重傷,被埋溝中,但未斃命。他機警詐死,靜臥不動。十分鐘後,忽然雷雨大作,日軍離去,他才撥土爬出溝,到附近一戶人家求救。

3月7日,一百多名華社領袖家屬和次級華社領袖在巴力峇九山遭慘無人道的日軍殺戮。接着,3月17日,麻坡華社精英兼中化董事會領導人,被押至峇株巴轄宋加蘭荒郊,慘遭殺害,壯烈殉難。

《四維堂》巍樓高峙麻河旁,見證日軍鐵蹄在麻坡的暴行。中化中學董事壯烈殉難,這是中化中學百年滄桑史上一頁壯烈詩篇。這是麻坡華社一頁血淚史。作為麻坡人,回顧他們的事跡,感慨萬千。


殉難的中化校董鄭文炳(左)、張開川(右)、李天賜(右下)。

附錄:

殉難中化中學董事及家屬

張開川與妻兒和佣人一家共9人遇害
李天賜與妻、子女,一家12人被殺害
鄭文炳與兒子一家3人被殺
鄭友專與妻、兒、媳、孫,一家9人遇害
林彬卿與妻、兒4人被殺害
羅美東與妻、兒及女佣9人
林春農與家屬共16人遇害
羅文漁與家屬2人
林太宗與弟弟3人
顏逈華1人
陳和尚1人
王金針1人
何益謙1人
郭詩善1人


資料來源:

──《麻坡漳泉公會金禧紀念特刊》,1989

──《麻坡華僑義烈史》,麻坡中華公會出版,1947
──《麻僑報國的一頁血淚史》,李冰人,1947
──《大戰與南僑》,新加坡南洋出版社,1947
──顏其仁老師、老校友黃耀傳口述

Wednesday, October 6, 2010

同窗情:探訪鍾吉麟

加拿大楊安福會老友


老同學,你好嗎?來自加拿大的楊安福同學(右)問候鍾吉麟(左)。來自新山的林清泉緊握老同學的手。


半世紀前,大家都是小伙子,在麻坡中化同窗共讀,建立情誼。 離開中化後,各奔東西。當年是中化的高材生,但人生的旅途差異大。如今雖然遠隔重洋,還是想見見面,希望老同學生活過得好。

1959年,楊安福和鍾吉麟就讀麻坡中化中學高中第一班,建立起純真的同窗情誼。過後,楊安福轉至峇株巴轄華仁中學。高中畢業後,楊安福進入新加坡南洋大學,鍾吉麟到台灣大學唸電子工程。

楊安福遠赴紐西蘭再深造,最後在加拿大落腳,成為植物病理學家。穿越時空,走過漫長歲月,但他不忘過去在中化的同窗好友。

在台灣,鍾吉麟大學即將畢業時,健康出了狀況。回馬後,他在新山寬柔中學當過一年教師,又回到家鄉馬口啟文中學教書一個時期。之後,病情進一步惡化,只能在馬口甘榜英達新村依賴家人,靜居療養,足不出戶。

幾十年的寂寞孤獨地生活,鍾吉麟與外界幾乎斷絕聯系。直到幾年前,中化中學第六屆高中畢業同學發現這位老同學的處境,開始定時來探訪,打開他那狹小的生活天地,增添點歡樂。

鍾吉麟仍然是沉默寡言,聲音低沉。他還經常以〞我老了〞這句話來回應同學的問題。不過,當問他老同學來訪,高興嗎?他說,當然高興。

10月6日,七位同學到馬口探望鍾吉麟。除楊安福之外,還有來自新山的林清泉與太太邱錦夢和來自吉隆坡的蔡鴻禧、鄭亞明、陳麗莉和鄭昭賢。60年代末,邱錦夢曾在馬口啟文中學教書,當時與鍾吉麟是同事。

除了到馬口探望老同學,楊安福與林清泉還捐出款項,支持中化第六屆同學的《愛心基金》。這次馬口行促進了第六屆同學的同窗情誼,加強了老同窗的聯系。


穿越時空,同窗情誼不滅,老同學到馬口探望鍾吉麟。

前排右起楊安福、鍾吉麟、鄭昭賢和陳麗莉。後排右起蔡鴻禧、鍾吉麟的嫂嫂、鄭亞明、鍾吉麟侄媳婦和林清泉夫婦。

Saturday, October 2, 2010

中化師生賣花抗日

多買一朵花,多救一個同胞!

戰前校友許金虎的《熱帶兒女》記錄下中化學生投身抗日救亡運動的歷史事跡。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中國全面投入神聖的抗戰。在陳嘉庚的號召下,新、馬地區出現轟轟烈烈的賣花籌賑運動。麻坡中化師生響應號召,走上街頭,激情地賣花救亡。

戰前中化校友許金虎親身參與和組織中化師生上街賣花抗日活動。他在他的歷史紀實小說《熱帶兒女》中,生動地記載中華和化南師生聯合舉行七‧七抗日紀念大會。在校內舉行集會,激昂演講,會後,學生走出校門,沿街賣花和募捐。

學生上街賣花勸捐

據《熱帶兒女》的描述,為賣花救亡,學生熱忱投入,經過四個晚上 的突擊,學校課室堆滿了同學們做的一簍簍紅色花朵。早上八時,中華化南師生在砂香街學校禮堂集會,先是默哀,然後學生岑寧欣上台激昂演說。他站在台上,聲音洪亮,激昂地說道,中國無數青年學生已走上戰場,以自己的血肉和頭顱與敵人拼命!中華化南學生要學他們的愛國精神,大無畏精神......盡一切力量,積極援助偉大抗戰,負起宣傳募捐的任務。禮堂響起暴風雨般的掌聲。

據書中描述,會後,賣花隊走出校門,拿着《馬來亞籌賑祖國傷兵難民委員會麻坡分會》的旗子,分頭向四面八方出發,走過砂香街,走到三馬路中華總商會門口,走進店舖,向店主和顧客募捐。

書中描述學生向商店老板勸捐,向他們衣襟上插一朵花,並說道:先生,買一朵花吧!多買一朵花,多救一個同胞,多增一分抗戰力量。有的說:今天是七‧七抗戰紀念日,我們學生特地出來賣花籌賑。為救濟受難的同胞,為援助偉大的抗戰,請先生多獻一分錢,多增一分抗戰力量。

許金虎於1935年就讀中華中學,參加了學生抗日救國會,當時他才15歲。1938年,他被選為全馬學生抗敵後援會執委。當時他與岑廷勛(遠之)、林仁信、黃粉香林美玉組成5人小組,是柔北地區學生抗日後援會領導核心。

現居香港,89歲高齡的老校友岑遠之證實,書中提到的學生代表岑寧欣就是他本人。他說,《熱帶兒女》的內容基本上是描述當年中化師生參與抗日救亡動的史實。

下鄉抗日宣傳

老校友岑遠之對當年中化師生的賣花運動和抗日活動也提供生動的描述。岑遠之寫道:我們學生抗日後援會發動中華化南兩校200多位同學,配合《南僑總會》,向麻坡全市市民展開賣花募捐。所有募捐到的款項,全部送交《南僑總會》,轉到中國國內有關部門購買軍用品抗日。

這位現居香港的老校友又寫道:我們為了展開抗日宣傳活動,成立了地下抗日救國宣傳隊。我們取得愛國校董劉國七的支持,每週借用建築工會會所作為愛好音樂者練歌之用,名正言順。練好歌之後,就利用星期六晚上到郊區峇吉里、巴冬、東甲、峇株安南、沙益等華人聚居的鄉村、漁港、膠園等,進行閃電式的抗日宣傳。

岑遠之是1939年中化中學初中第10屆畢業生。過後他到峇株巴轄勵志小學和啟華小學教書。日軍佔領馬來亞後,岑遠之參加馬來亞人民抗日軍,任抗日軍第三獨立隊第七中隊抗日流動宣傳隊隊長。

岑遠之回憶道,武漢合唱團抵達麻坡時,麻坡抗敵後援會派代表歡迎。教師和學生抗敵後援會領導人還與武漢合唱團代表密商,討論如何推動工作,爭取武漢合唱團在麻坡的演出籌賑取得優越成績,創下紀錄。

會議是由中華中學教師陳錦波主持,地點是中華學校的教師宿舍。與會的教師抗敵後援會代表還有高雲覽老師(右圖),學抗會代表是岑遠之,和一位姓韓的職工會代表。武漢合唱團的代表是陳炳仁。

高雲覽老師又名高怡昌,1937年到麻坡中華中學擔任教務主任。之前,他在上海加入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離開中化後,他到新加坡,成為南洋商報記者,結識了陳嘉庚,並隨南洋華僑歸國慰問團訪問中國,寫了不少感人的中國抗日通訊報導。1949年,高雲覽遭英政府驅逐出境,著作有長篇小說《小城春秋》。

潘校長創作《賣花詞》

武漢合唱團到來演出,掀起新、馬地區一股賣花捐款救亡強烈旋風。中化第21任校長潘國渠為武漢合唱團創作一首《賣花詞》 ,動人心弦,感人肺腑,提升演出的感染力,讓演出募捐取得驚人的成績。


潘國渠(左圖) ,又名潘受,武漢合唱團到新加坡時,他是《新加坡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祕書,協助會長陳嘉庚推動新、馬地區的募捐救亡運動。當時他看到學生走上街頭,熱情地賣花籌款抗日,有所感觸,寫下了《賣花詞》。武漢合唱團團長夏之秋為這首歌譜曲,深為感動,流下熱淚。

《賣花詞》廣為流傳,膾炙人口,轟動一時,婦孺皆知,促進新、馬各地出現賣花捐款救國熱潮。

1940年,陳嘉庚組織《南洋華僑慰問團》,到中國慰問抗日戰士和深陷苦難的民眾,潘國渠是慰問團第一團團長。當時,麻坡中化校董林彬卿同行,任慰問團祕書。1941年,他出任麻坡中華中學校長。

潘國渠在新加坡與陳嘉庚、李光前和陳六使等華社精英交往甚密。上世紀50年代,潘國渠獻身新加坡南洋大學,出任南大祕書長,結果於1958遭褫奪公民權。他在書法上的造詣成就大,成為新加坡的國寶級人物,於1983年重獲新加坡公民權。

讓我們重溫中化前校長潘國渠為抗日籌賑創作的《賣花詞》,感受當年華校生上街賣花的激情。

《賣花詞》 潘國渠作詞 夏之秋作曲

先生買一朵花吧! 先生買一朵花吧!

這是自由之花呀 這是勝利之花呀

買了花呀 救了國家

先生買一朵花吧! 先生買一朵花吧!

先生買一朵花吧! 先生買一朵花吧!


不是要你愛花 不是要你賞花

買了花呀救了國家

先生買一朵花吧! 先生買一朵花吧!

南僑總會主席陳嘉(前左七)與團長夏之秋(前左六)及武漢合唱團團員合照。

資料來源:

──《熱帶兒女》,許金虎著,中國華僑出版社,1997

──老校友岑遠之憶述

──夏之秋訪談,陳先柄記錄,1991

──《南僑回憶錄》,陳嘉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