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南洋畫派 新加坡國寶畫家
(1911----2004)
歷史走廊3d
1952年,劉抗到峇厘島寫生,以畫筆記錄峇厘人的風土人情,開創了南洋畫派。
戰前中化出了一位藝術大師,南洋畫派祖師,新加坡的藝術泰斗,國寶級畫家──劉抗。
劉抗小時就讀麻坡砂香街中華學校,1937年回母校任美術主任,培育美術人才,並以畫筆為武器,參與抗日救亡運動。
戰後劉抗成為新加坡先驅畫家,對新加坡的美術建設貢獻巨大,獲得總統頒發有功勛章。
劉抗對母校中化中學的感情可從晚年他一再出席《環球中化校友嘉年華會》顯露出來。
2000年,他到北京參加第一屆環球中化校友嘉年華會,為大會主持開幕。2002年,他坐輪椅回到麻坡中化母校出席第二屆環球中化校友嘉年華會。
劉抗學生時代
──1911年4月1日出生於福建永春。
──6歲時,隨父母到麻坡,就讀砂香街中華學校。
──中學就讀新加坡華中。16歲到上海美專和新華藝大學畫。
──1928年畢於上海新華藝術大學。
──18歲赴巴黎學畫,作品入選秋季沙龍。
──在法國5 年,1933年回上海,在上海美專教西洋畫。
服務母校參與抗日
──1937年,日本侵華迫使他返回麻坡,任中華中學美術主任。
──1939年,參與中華中學教師抗敵後援會工作,以漫畫加強抗日宣傳,激發民眾捐款抗日。義務協助劉海粟和徐悲鴻到新加坡開畫展,籌款抗日。
──1941年,應陳嘉庚邀請,任新加坡南僑師範學校美術主任。
──1942年,日軍轟炸新加坡,劉抗躲在學校防空壕,學校外牆遭炸彈擊中。學校停課,返回麻坡。
──日軍佔領麻坡初期, 劉抗與陳人浩在麻坡開咖啡店,樓上兼營旅店。
──日憲兵傳召問話,劉抗逃亡新加坡,在諧街皮鞋皮箱店當店員。
──1946年,出版《雜碎畫集》,把日軍凶殘暴行和日治時期的民生,栩栩如生地記錄下來,具有很高歷史和教育價值。
新加坡美術先驅
──戰後創立新加坡藝術協會,任中華美術研究會會長,為新興新加坡美術事業發展奠基礎。
──1952年與友人到印尼峇厘寫生,1953年開畫展,開創南洋畫派,聲名遠揚。
──1970年獲新加坡總統頒公共服務勛章。
──2004年6月1日,病逝新加坡,享年93歲。
Saturday, March 19, 2011
傑出校友劉抗
Labels:
歷史走廊
郑昭贤,194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麻坡。六十年代因参加马来西亚左派政党活动和组织反越战示威游行,于1966年遭拘留,被送入马来西亚华都牙也政治拘留营,在狱中度过六年时光。
1968年在拘留营中考获英国高级剑桥文凭(H.S.C.),成为伦敦大学校外生。1972年获释放。
1973年加入星洲日报国际新闻组,之后担任《星洲日报》国际新闻组主任。
1990年、 1991年和1992年获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颁发拿督黄纪达新闻奖;2000年获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颁发的“新闻事业服务精神奖”。
2001年退休后继以自由撰稿人身份为报章杂志写稿。同时,参与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的活动,6年来为商会财经杂志《马中经贸》撰稿和协助编务工作。现任商会财经杂志《马中经贸》编务顾问。主要著作有《28年报人见闻--看东南亚华人的沧桑》、《陈田夫人—李明口述历史》、《风云人物》、《风云人物续篇》(获福联会文学奖)、《风云人物第三集》(获福联会文学奖)等。
southeastasiachinese.blogspot.com
class61chhs.blogspot.com
Friday, March 18, 2011
傑出校友彭光涵
抗日學生後援會主席 中國國旗遴選會秘書
(1918---- )
歷史走廊3c
彭光涵是在中國官職最高的中化校友,現年93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是審查和遴選國旗和國歌委員會秘書。
過後,彭光涵任中國國務院僑辦副主任兼秘書長,是廖承志的左右手,參與制定中國海外僑務重要政策。
1935年,彭光涵是麻坡中華學校學生自治會副主席,地下組織《赤色學聯》領導人。
1939年,彭光涵支持陳嘉庚成立的籌賑會,推動抗日救亡工作,是全馬學生抗日後援會領導人,新加坡馬共市委。
1973年在新加坡華中的彭光涵(右二)和校長薛永黍(左一)。
彭光涵生平:
──1918年出生於廣東陸豐。10歲隨家人到馬來亞。
──1932年就讀振林山明德小學,一面讀書,一面割膠。
──1935年就讀麻坡中化中學,接受左派思想,加入中華中學赤色學生聯合會地下組織,並出任全校學生自治會副主席,宣傳抗日救亡。過後,彭光涵在麻坡加入馬共領導的共青團。
──1937年,彭光涵轉到新加坡華僑中學,成為馬共黨員,是華中黨支部書記。
──1938年,全心投入抗日救亡,任馬來亞抗敵後援總會理事,學生抗敵後援會常委。同時,彭光涵升為馬共新加坡市委常委。
──1940年,英政府驅逐他出境,在中國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再到延安,在海外幹訓班學習。
──1949年,任第一屆政協國旗、國徽、國歌方案審查委員會秘書。任中僑委,制定保護華僑利益政策。
──1982年,任國務院僑辦副主任兼秘書長,落實鄧小平新政策,為受迫害華僑平反,為南僑機工平反,推動改革開放,積極引進外資僑資。
──從國僑辦退休後,續任政協委員和全國僑聯顧問。
(1918---- )
歷史走廊3c
彭光涵是在中國官職最高的中化校友,現年93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是審查和遴選國旗和國歌委員會秘書。
過後,彭光涵任中國國務院僑辦副主任兼秘書長,是廖承志的左右手,參與制定中國海外僑務重要政策。
1935年,彭光涵是麻坡中華學校學生自治會副主席,地下組織《赤色學聯》領導人。
1939年,彭光涵支持陳嘉庚成立的籌賑會,推動抗日救亡工作,是全馬學生抗日後援會領導人,新加坡馬共市委。
1973年在新加坡華中的彭光涵(右二)和校長薛永黍(左一)。
彭光涵生平:
──1918年出生於廣東陸豐。10歲隨家人到馬來亞。
──1932年就讀振林山明德小學,一面讀書,一面割膠。
──1935年就讀麻坡中化中學,接受左派思想,加入中華中學赤色學生聯合會地下組織,並出任全校學生自治會副主席,宣傳抗日救亡。過後,彭光涵在麻坡加入馬共領導的共青團。
──1937年,彭光涵轉到新加坡華僑中學,成為馬共黨員,是華中黨支部書記。
──1938年,全心投入抗日救亡,任馬來亞抗敵後援總會理事,學生抗敵後援會常委。同時,彭光涵升為馬共新加坡市委常委。
──1940年,英政府驅逐他出境,在中國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再到延安,在海外幹訓班學習。
──1949年,任第一屆政協國旗、國徽、國歌方案審查委員會秘書。任中僑委,制定保護華僑利益政策。
──1982年,任國務院僑辦副主任兼秘書長,落實鄧小平新政策,為受迫害華僑平反,為南僑機工平反,推動改革開放,積極引進外資僑資。
──從國僑辦退休後,續任政協委員和全國僑聯顧問。
Labels:
歷史走廊
郑昭贤,194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麻坡。六十年代因参加马来西亚左派政党活动和组织反越战示威游行,于1966年遭拘留,被送入马来西亚华都牙也政治拘留营,在狱中度过六年时光。
1968年在拘留营中考获英国高级剑桥文凭(H.S.C.),成为伦敦大学校外生。1972年获释放。
1973年加入星洲日报国际新闻组,之后担任《星洲日报》国际新闻组主任。
1990年、 1991年和1992年获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颁发拿督黄纪达新闻奖;2000年获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颁发的“新闻事业服务精神奖”。
2001年退休后继以自由撰稿人身份为报章杂志写稿。同时,参与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的活动,6年来为商会财经杂志《马中经贸》撰稿和协助编务工作。现任商会财经杂志《马中经贸》编务顾问。主要著作有《28年报人见闻--看东南亚华人的沧桑》、《陈田夫人—李明口述历史》、《风云人物》、《风云人物续篇》(获福联会文学奖)、《风云人物第三集》(获福联会文学奖)等。
southeastasiachinese.blogspot.com
class61chhs.blogspot.com
Thursday, March 17, 2011
劉貝錦影片公司
南洋華人首部影片《新客》
1926年
歷史走廊3b1
1927年2月,新加坡《新國民日報》介紹劉貝錦之影片《新客》的劇情和女演員。
戰前第一位在東南亞拍攝電影的華人是中化人。他是1916年中華學校高小第二屆畢業生劉貝錦。
劉貝錦家胸懷大志,於1926年在新加坡創立《南洋劉貝錦自製影片公司》,製作影片《新客》,於1927年3月在新加坡維多利亞大戲院放映。
劉貝錦拍攝影片之目的不在賺錢。他在創辦電影公司的宣言中表明,拍攝電影是為了啟迪民智和改造社會。他認為,〞影片是開通民智的利器〞。
資料來源:
──新加坡《新國民日報》,1926,1927
1926年
歷史走廊3b1
1927年2月,新加坡《新國民日報》介紹劉貝錦之影片《新客》的劇情和女演員。
1926年,劉貝錦在新加坡《新國民日報》為影片《新客》刊登廣告。
戰前第一位在東南亞拍攝電影的華人是中化人。他是1916年中華學校高小第二屆畢業生劉貝錦。
劉貝錦家胸懷大志,於1926年在新加坡創立《南洋劉貝錦自製影片公司》,製作影片《新客》,於1927年3月在新加坡維多利亞大戲院放映。
劉貝錦拍攝影片之目的不在賺錢。他在創辦電影公司的宣言中表明,拍攝電影是為了啟迪民智和改造社會。他認為,〞影片是開通民智的利器〞。
劉貝錦發表文章,談拍電影的困難與希望。
資料來源:
──新加坡《新國民日報》,1926,1927
Labels:
中化足印
郑昭贤,194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麻坡。六十年代因参加马来西亚左派政党活动和组织反越战示威游行,于1966年遭拘留,被送入马来西亚华都牙也政治拘留营,在狱中度过六年时光。
1968年在拘留营中考获英国高级剑桥文凭(H.S.C.),成为伦敦大学校外生。1972年获释放。
1973年加入星洲日报国际新闻组,之后担任《星洲日报》国际新闻组主任。
1990年、 1991年和1992年获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颁发拿督黄纪达新闻奖;2000年获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颁发的“新闻事业服务精神奖”。
2001年退休后继以自由撰稿人身份为报章杂志写稿。同时,参与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的活动,6年来为商会财经杂志《马中经贸》撰稿和协助编务工作。现任商会财经杂志《马中经贸》编务顾问。主要著作有《28年报人见闻--看东南亚华人的沧桑》、《陈田夫人—李明口述历史》、《风云人物》、《风云人物续篇》(获福联会文学奖)、《风云人物第三集》(获福联会文学奖)等。
southeastasiachinese.blogspot.com
class61chhs.blogspot.com
Wednesday, March 16, 2011
傑出校友劉貝錦
南洋華人電影先驅 南僑機工先鋒隊隊長
(1902----1959)
歷史走廊3b
南僑機工領袖劉貝錦為抗日作出巨大犧牲,50年代卻被批為反革命份子,死於重慶獄中。
──1902年4月23日出生於麻坡,永春人,中化創始人劉築侯次子,著名畫家劉抗堂叔。
──1916年,中華學校高小第二屆畢業生,與張開川同班。
──1926年,在新加坡創立劉貝錦影片公司,為南洋第一位拍攝電影的華人。首部影片《新客》。
──1934年率領華校學生訪問上海。
──1939年,拋家別子,率領594名南僑機工到中國支援抗日。任華僑先鋒隊隊長,出生入死奔馳於滇緬公路上。
──1945年日本投降後,因批評國民黨人被捕下獄,錯過回馬機會。
──1957年,被批為右派反革命份子,關進重慶松山勞改營,即早期國民黨設立的渣滓洞監獄。
──1959年初死於獄中,情況淒涼。
──1991年,劉貝錦冤死獄中33年後,終於獲得平反。
(1902----1959)
歷史走廊3b
南僑機工領袖劉貝錦為抗日作出巨大犧牲,50年代卻被批為反革命份子,死於重慶獄中。
劉貝錦生平:
──1902年4月23日出生於麻坡,永春人,中化創始人劉築侯次子,著名畫家劉抗堂叔。
──1916年,中華學校高小第二屆畢業生,與張開川同班。
──1926年,在新加坡創立劉貝錦影片公司,為南洋第一位拍攝電影的華人。首部影片《新客》。
1926年,劉貝錦在新加坡成立電影公司,在報上發表宣言。
──1934年率領華校學生訪問上海。
──1939年,拋家別子,率領594名南僑機工到中國支援抗日。任華僑先鋒隊隊長,出生入死奔馳於滇緬公路上。
──1945年日本投降後,因批評國民黨人被捕下獄,錯過回馬機會。
──1957年,被批為右派反革命份子,關進重慶松山勞改營,即早期國民黨設立的渣滓洞監獄。
──1959年初死於獄中,情況淒涼。
──1991年,劉貝錦冤死獄中33年後,終於獲得平反。
Labels:
歷史走廊
郑昭贤,194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麻坡。六十年代因参加马来西亚左派政党活动和组织反越战示威游行,于1966年遭拘留,被送入马来西亚华都牙也政治拘留营,在狱中度过六年时光。
1968年在拘留营中考获英国高级剑桥文凭(H.S.C.),成为伦敦大学校外生。1972年获释放。
1973年加入星洲日报国际新闻组,之后担任《星洲日报》国际新闻组主任。
1990年、 1991年和1992年获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颁发拿督黄纪达新闻奖;2000年获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颁发的“新闻事业服务精神奖”。
2001年退休后继以自由撰稿人身份为报章杂志写稿。同时,参与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的活动,6年来为商会财经杂志《马中经贸》撰稿和协助编务工作。现任商会财经杂志《马中经贸》编务顾问。主要著作有《28年报人见闻--看东南亚华人的沧桑》、《陈田夫人—李明口述历史》、《风云人物》、《风云人物续篇》(获福联会文学奖)、《风云人物第三集》(获福联会文学奖)等。
southeastasiachinese.blogspot.com
class61chhs.blogspot.com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