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4, 2009

懷念丹戎落日

麻坡丹戎落日


最近朋友邱震國到麻坡一遊,拍下了麻坡丹戎落日景色。照片在中化中學第六屆同學網上論壇流傳,引起外地校友美麗的回憶,懷念半個世紀前他們在丹戎海邊的歡樂日子。

50年前,在丹戎海邊,可看到馬來漁夫潛下河底,撈起一大串的薄殼(青殼贝類)。一艘小舢舨,一枝長竹竿插入河床,漁夫潛下水底,又浮出水面,撈起一串串的薄殼。薄殼肉美味香,金不換炒薄殼最令人懷念。

50年前,在丹戎河口,華人老婦整天浸在水中,敲擊長在石頭上的蠔,靠捉蠔找生計。有時,考試完畢,同學們也到丹戎河口,下水敲蠔,又好玩,又有鮮美的蠔吃。

有時,大潮來時,可看到成群結隊的海豕游到河口,在河上追逐嬉戲。

六年級時,記得有一次退潮時,幾位同學到新丹戎,走下海,摸Lokan(一種海貝)為樂。潮水退,我們一面涉水,一面摸水下的Lokan,走到好遠好遠處。

此情此景不復在,只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Sunday, July 5, 2009

東海岸中化情

曾碧娥與校友敘舊


東海岸海邊的椰林風光。

曾碧娥(右)與陳麗莉敘舊,談起50多年前中化學生唱歌跳舞的趣事。曾碧娥是中化高師第一屆(1953)校友。


1952年中化中學高師第一屆同學與張荃老師。前排右三是曾碧娥,第三排右三是李雲溪,後排右四、五是李萬悅和邱永嘉。


中化人在登嘉樓海邊相遇,回憶往事,交流人生經驗,促進情誼。

上個世紀50年代初,瓜拉登嘉樓一名小女生為了求學,遠赴麻坡,就讀中化中學高師班。超過半個世紀的時光,現年76歲的曾碧娥在登嘉樓海邊會見來自麻坡中化中學的同學。

中化情和麻坡情洋溢,她對來自母校的遠方中化校友感到格外親切。遠方校友的到訪,引起她回憶起學生時代的往事。

1952年,曾碧娥是中化中學高師第一屆的學生。當年她的同學有李雲溪、邱永嘉、李萬任、謝晋章、謝燕婉和黃愛娟等。

求學為重 不交白卷

中化第六屆同學東海岸行來到瓜拉登嘉樓。大清早,曾碧娥就與孫綸隆校友來到同學們下榻的旅店。他們本想請遠地校友品嚐有特色的瓜登馬來飯,但適逢星期五,商店休息,於是改買馬來椰漿飯和當地著名的鬆軟面包,帶到旅店,送給遠地校友品嚐。

曾碧娥回憶道,50多年前,瓜拉登嘉樓還是一個保守和相對落後的地方。年輕學生想進一步升學,必須遠赴外地。那時候,當地的女孩子很少有機會到外地升學。但她很大膽,為了求上進,毅然遠赴新加坡,就讀新加坡的中華女中初中班。

她說,她在新加坡求學時遇上學校發生學潮,華校生發動罷考行動。學潮與求學形成矛盾,她選擇求學為重。

當時她心想,父母辛辛苦苦送她到外地讀書,就是要她學有所成,她不能讓父母失望。考試時,很多學生罷考抗議,紛紛交白卷。她碧娥不顧壓力,在考場上,快速地回答考題,交上考卷。

然而學潮為她帶來嚴重的問題,時局動盪,拿不到文憑,影響她進一步升學。當時她想轉到麻坡中化中學就讀高師班,以便將來成為一名老師。但是沒有一紙文憑,她就無法進入中化中學。

曾碧娥沒有氣餒,她直闖教育局,要求見陳柏和視學官。起初,教育局官員不理會她,要她離開。但她堅持不走,不讓她見陳視學官,她就坐著不走。她的行為,驚動了在辦公室內的陳視學官。

最後她獲得接見,視學官聽了她的陳述,查閱她所交上的考卷,表示同情她的處境,要她兩天後再回到教育局。

這兩天,她等得很焦急。但很幸運地,她拿到陳視學官發出的一張證書,讓她能夠到麻坡中化中學報名入學。

獲陳人浩校長協助

不過當時她從未到過麻坡,她只是一心要求學,搭上車就直奔麻坡。抵達麻坡她還不知道,當司機告訴她己經到達目的地後,她才匆忙下車。她坐上麻坡市內當時流行的交通工具三輪車,前往中化中學。

當天雖然是星期天,她幸運地見到了校長陳人浩,向他說明來意。她更進一步向陳校長要求,讓她在學校對面的教師宿舍暫住幾晚。她解釋,她自己一個女孩子,不敢單獨一人住進旅店。陳人浩校長同情她的處境,答應協助她,讓她暫住教師宿舍。

入學考試時,己故的羅微光老師是主考老師。曾碧娥考獲最佳成績,於是成為中化中學高師第一屆的學生。

曾碧娥回憶道,她喜歡唱歌,愛跳舞。她天不怕地不怕,敢於自編自唱,上台表演歌舞。當年的音樂老師鄭清植因此十分疼愛她。一年後,陳清植老師就要她在遊藝會上當鋼琴伴奏。

陳麗莉校友說,她記得當年觀看曾碧娥在台上表演印度舞,辮子意外地鬆開,掉了一條,她不慌不忙,機警把另一條辮子拉下來,給她留下很深的印象。

高師畢業後,曾碧娥回家鄉瓜拉登嘉樓。她說,那個時代,當地人十分保守,她外出求學,有人閒言閒語,認為一個女孩往外跑,不會是好女人。因此,她決定回到家鄉,做一些好事給當地居民看,證明她去外地求學是對的。

她原本只打算回到瓜拉登嘉樓教一、兩年書,然後再到外地發展。沒想到,她認識了她的先生,從此就落地生根 ,留在老家。

教了幾十年書,退休後,她仍然十分活躍。有個時候,她協助丈夫店裡的業務,後來瓜登地區發展迅速,產業買賣興旺,她成為產業交易經紀人。此外,她也活躍於當地的佛教總會。雖然年歲漸高,她在言談中顯示,她開朗、樂觀、愛助人,心境年輕。

出身中化,不忘中化,曾碧娥表示,中化中學百年大慶時,她計劃返回母校。



孫綸隆太太和曾碧娥(右一和二)打包當地的面包和椰漿飯(小桌上),讓遠地校友品嚐。

不同年代的中化校友東海岸相見,左起陳麗莉、曾碧娥和張仰喬。

鄭昭賢與陳麗莉夫婦在東海岸Kuala Besut 海邊椰樹下合照。

Saturday, July 4, 2009

孫綸隆見老同學

半世紀分離又重逢

45年前,在登嘉樓海灘上,孫仁隆(左)與目前定居澳洲的林倉貳同學騎在海龜背上。旁觀者(左起)是謝麗英、李慧貞、陳麗莉和郭遠光同學。

當年李慧貞(前)和陳麗莉(後)兩位女同學也當海龜女騎士。孫仁隆(右)在旁觀看。


分離近半世紀,孫綸隆(仁隆)與麻坡中化老同學相見歡。左五、六為孫綸隆夫婦。右六、七、八是林倉貳、李慧貞和陳麗莉三位當年同看海龜下蛋的夥伴。


半個世紀前,瓜拉登嘉樓的孫仁豐和孫仁隆(綸隆)兄弟遠赴麻坡中化中學深造。兩兄弟因此有緣結識當時就讀中化中學的麻坡同學。

時光流逝,當年的同窗已接近七十古稀。幾十年來各奔東西,少有來往或全無交往,年老時相約再相聚,再續前緣,難得有此機緣。月有陰晴圓缺,人生有相聚又分離,分離後再重圓。

為求學遠赴麻坡

因此,第六屆同學計劃結伴遊東海岸時,我先通過電話與久居瓜拉登加樓的孫綸隆同學聯絡,告知老同學的到訪,令他感到驚喜。幾十年未見面,孫綸隆熱情招待來自澳洲和吉隆坡的中化同學。

當年孫綸隆兄弟為了求學,從東海岸遠赴麻坡,就讀中化中學高中班。哥哥孫仁豐是中化第六屆高中畢業(1961)同學,孫綸隆是第七屆同學。

兄弟兩人是外地來的寄宿生,在學校附近租房寄宿,與幾位來自麻坡郊區的同學住在一起,建立起情誼。他們是來自馬口的曾正平和鍾吉麟,巴西的余春成,玊榭的吳育美,利豐港的陳桃等。

余春成說,回憶當年大家住在一起,有說不完的故事。鍾吉麟專心一意用功讀書,不愛運動,他卻喜愛運動打球,尤其是長跑。他的好動,干擾了鍾吉麟的讀書,令他生氣地揚言要閹割他。年輕人住在一起,常嘻嘻哈哈,有時為尋求剌激,偷偷弄些野味,一起享用,樂趣無窮。

帶領同學看海龜下蛋

從中化畢業後,孫綸隆回到老家瓜拉登嘉樓。1964年,麻坡的同學到登嘉樓州旅遊,孫綸隆作為東道主,熱情地接待來自麻坡的同學。他們是林倉貳、李慧貞、陳麗莉、郭遠光和已故的謝麗英同學。

夜晚到海灘看大海龜生蛋是當時的旅遊重點。孫綸隆帶領同學到海灘看海龜下蛋,調皮地與林倉貳同學騎在大海龜背上。觀看當年同學一起玩樂,騎在大海龜背上的舊照片,別有一翻情趣,重溫舊時美好的時光。

如今,林倉貳博士李慧貞同學已定居澳州,在醫學事業上有一定的成就。孫綸隆在瓜登地區有一定的名望。20多年來,他是登嘉樓州馬華公會的州執行秘書,也是登嘉樓州佛教會會長。

敘舊晚餐樂融融

6月25日晚,孫綸隆同學在登嘉樓河旁餐館招待遠方同學享用泰國餐。在餐會上,林倉貳同學告訴孫同學,他從事研究測試皮膚的神經電波,他的博士論文是有關神經電波的研究。他說,這些電波可能與中醫的針炙和氣功的氣有關。

孫綸隆告訴同學,為了保健,他與太太不久前參加〈斷食養生〉課程,感覺良好。養生保健經常是退休人士相聚時所談的課題。在當晚相聚的十多位朋友和同學當中,只有林倉貳和孫綸隆兩人尚未退休,仍然忙於工作。

孫綸隆與余春成早年同是中化寄宿生,住在同一屋簷下,然而重逢時,他認不得留著山羊鬚的余春成。過後他才慢慢回想起來,記得當年余春成是中化中學的長跑健將。余春成說,孫綸隆同學的容貌老了,皮膚變黑了。

住在吉隆坡的雷大慶和陳桃夫婦這次沒有與同學們同遊東海岸。孫綸隆說,下次他去吉隆坡時,將去找雷大慶夫婦喝茶。當年雷大慶常到訪孫綸隆的宿舍,目的是要找同在中化中學附近租房寄宿的陳桃,與她聊天。陳桃過後證實,這座宿舍對她有特別意義,她與雷大慶兩人經常在那裡卿卿我我,最後立下海誓山盟,從同學關係變成情侶關系。

大家共進晚餐時,孫綸隆打了一通電話到住在新山的哥哥孫仁豐,讓孫仁豐與第六屆老同學敘舊。孫仁豐第一句話就是問余春成是否繼續練習長跑。孫仁豐也在電話裡與久未見面的林倉貳和陳麗莉聊聊。大家在電話上回憶過去學生時代的生活,別有一番滋味。

40多年,一晃而過,難得老來有機會這樣相聚,共享懷舊晚餐,讓同學們暢敘離別情誼,交換人生經驗。14位同學和朋友共享泰國菜,開心聊天,並希望保持聯系,今後有機會再相聚。


半世紀前,余春成(左)與孫綸隆是中化中學寄宿生,住在一起,玩在一起。初見面時,孫綸隆認不得留了山羊鬚的余春成。

當年一起看海龜生蛋,相見時李慧貞牽著孫綸隆的手問他記得起她嗎?

1964年幾位中化同學一起在登嘉樓州海灘看大海龜生蛋的歷史性照片。當時剛離校不久,大家是年輕小伙子,無憂無慮,嘻嘻哈哈。

Friday, July 3, 2009

樹桐卡車奔走東西大道

夕陽紅之旅見聞

在北霹靂,我們坐船遊萬亭湖,看到卡車運載樹桐,行駛於大橋上。

老同學坐船遊萬亭湖。左一是我國前環境局總監陳明龍,中間是來自澳洲的林倉貳夫婦。右一是南大校友張玉英。


中化中學1961年第六屆老同學結伴遊東西大道,前往東海岸。走在東西大道上,我們看到沿途有很多卡車,載滿樹桐,奔走在東西大道上。

大約25年前,我進入登嘉樓州和吉蘭丹州的伐木場,住在伐木場內工人住的長屋。當年,這地區正在大事砍伐森林,讓我看到百年或千年老樹頃刻倒下,以及一卡車一卡車的樹桐源源地輸出外地。

我原以為半島北部地區的砍伐森林的活動早己停止,或者只剩下零星和小規模的伐木活動。沒料到此行我才知道這地區的砍伐森林活動仍然十分活躍。

走在東西大道上,沿途見到運載樹桐卡車絡繹不絕。粗略計算,我們看到約有十多輛卡車滿載樹桐,從霹靂州方面開往吉蘭丹方向。從對面吉蘭丹開向霹靂州方向的樹桐卡車有4 輛。這顯示北霹靂目前的伐木活動比吉蘭丹州更活躍。

發展與環保經常不易協調,形成矛盾。目前上霹靂地區是不是面對這個問題,引人關注。

霹靂州務大臣拿督斯里贊比里最近說,霹靂州政府將儘快實行北馬經濟走廊計劃藍圖,以發展上霹靂區,焦點將放在發展宜力和高烏。。同時他又說,州政府已發出指示,調查上霹靂蓄水區有非法伐木活動的投訴。

此行沿途看到的樹桐卡車景象令我想起約四分一世紀前,我在這一帶所見到的情景。當時我住在肯逸湖附近的伐木場,肯逸湖水壩剛在興建中。過後我又到話望生森林內參觀伐木活動和钓魚。

不少卡車運載著大樹桐,行駛在東西大道上。

6月底,我們走在東西大道上,常遇到載滿樹桐的卡車。


上個世紀80年代,我愛上到森林和原野钓魚。1985年,我進入西馬北部原始森林,目 的是為了钓魚。我與伐木工人同住森林裡的伐木場公司屋。我也跟隨工人到他們的工地,看他們砍伐高大的樹木。數百年或千年的老樹如巨人般豎立山坡上,但在伐木工人的電鋸下,短短幾分鐘就轟然倒下。

工人把下的巨樹鋸成一段段。推泥機把一段段的樹桐從山坡上拉下來。巨大的樹桐在紅泥地上被拖著翻滾前進,有如大鯨魚在翻滾,給我的印象深刻。樹桐被拖到森林裡的碼頭(樹桐集散地),再由山大王(森林內運送樹桐的盤車)運出森林。

然後樹桐集中在特定地點,等待卡車或火車運往鋸木廠。在那裡,只見樹桐堆積如山,密密麻麻,景觀奇特。

沒想到,25年後我又看到一輛輛卡車滿載大樹桐,奔走在東西大道上的景象。此情此景引起我對當年在這一帶伐木場钓魚和看工人伐木的回憶。我找出當年的舊照片,用數碼相幾重拍,張貼在此部落格上,作為紀念。


20多年前,我到話望生和正在興建的肯逸湖附近的伐木場森林裡钓魚。這是用數碼相機重拍的當年的伐木場和樹桐運輸照片。


在話望生,眼前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樹桐,等待外輸。

卡車運載樹桐。

筆者站在等待運出森林的樹桐前。

工人把樹桐搬上火車格,等待運往外地。

在話望生,長長的火車格,裝載著樹桐。


筆者钓到一條青吉羅,交由伐木場的廚師(右)煮成菜餚。

我們駕四輪驅動車進山,路過清溪,順便下來洗車。



Thursday, July 2, 2009

华人新村险变军營

宜力人不忘雷大慶

宜力人建議把軍營改建在公婆山上,從山頂處可望到泰國境內的勿洞。



中化中學1961年第六屆同學結伴北上東西大道,展開一次夕陽紅健康之旅。旅途的第一站是上霹靂的宜力小鎮。

在首站宜力,我們聽到一個令我們驚喜的故事。當地人說,30年前,我們的老同學,李三春前政治秘書,雷大慶救了宜力和周圍地區華人新村。他們不忘這段歷史。

宜力老記者植文(左)夫婦在宜力小鎮與我們共進早餐。植文回憶道,1980年,政府在憲報上公佈,全面徵用宜力地區的土地,改為軍營。他說,幸好當時馬華公會會長李三春的政治秘書雷大慶大力相助,安排宜力華人新村代表到國防部,向參謀部高級官員陳情,反映村民的困境。

四處奔波救家園

老記者植文說,那是一次關鍵性的會談
,讓上霹靂邊界小鎮宜力和周圍的華人新村逃過一劫。不然歷史要改寫,今天宜力不復存在,已變成一個龐大的軍營。

植文解釋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印支局勢告急,骨牌理論盛行,東南亞各國面對赤化的威脅,懮心忡忡。
馬來西亞政府忙於策劃應付可能面對的局面, 計劃在宜力地區興建大軍營。

他說,為抵禦可能來自北方的威脅,政府決定徵用宜力地區800多英畝的膠園和土地,改建成龐大的軍事營地。政府在憲報公佈了徵用宜力土地的決定,宜力變軍營勢在必行。

植文回憶道,當時高烏地方聞人拿督斯里林國隆最先從憲報上獲知政府要征收宜力800多英畝的膠園,改建成軍營。宜力地區華人的膠園幾乎全部要被征收。於是他緊急通知當地華人村民這個影響當地人民命運的壞消息。

他說,宜力地區的華人新村居民長期依靠割膠農耕為生,一旦失了土地和膠園,將失去生計。因此,消息傳出時,令他們如熱鍋上的螞蟻,十分焦慮。有些村民流淚,甚至有人下跪,希望能保住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

(右圖為保地委員會主席許金枝村長)


植文回憶道,村民成立一個委員會,四處奔波,通過各種途徑,要求政府撤銷征用他們的土地。委員會的主席是宜力峇都魯亞新村村長許金枝,顧問拿督斯里林國隆。葉水源的哥哥葉金木任財政,星洲日報通訊員植文是秘書。

他們四處求見政府官員,反映村民的處境,盡力求情。當地政治部華人官員賴金松和宜力政治部主任同情他們,協助他們向高層政府官員反映他們的困境。

到首都國防部求情

雖然他們見過霹靂州州務大臣,問題仍然無法解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們決定直接到吉隆坡碰運氣和求情。當時前星洲日報駐宜力通訊員葉水源己到吉隆坡工作。他們通過葉水源與李三春的政治秘書雷大慶取得聯絡,並獲得雷大慶答應協助。

第六屆同學雷大慶夫婦。雷大慶現己退休。


植文說,他還記得雷大慶當時駕一輛富豪(Volvo)汽車,載村民代表前往國防部,會見參謀部的高級官員。村民們向國防部官員陳述他們的困境,同時建議政府把計劃中的軍營改建在附近另一地點,以保住村民的土地。

他說,他們提出把軍營移到
宜力人俗稱的〈公婆〉兩座山峰上。兩座山靠近邊界,位置重要,人在山頂,可望到泰國境內的勿洞地區,有利於軍人監視邊界另一邊的動靜。

當人們駕車離開宜力,北上東西大道時,遙望宜力的〈公婆山〉,一高一矮相依在一起,景色秀麗。

如今地價高漲

植文說,經過大家堅持努力,終於取得成果,政府最後改變決定,在憲報上公佈不徵用宜力村民的土地。

他說,當時拿督斯里林國隆和政治部官員賴金松認為,村民努力獲得成功是項奇跡。他們本來認為政府己把決定公佈在憲報上,同時征地是供國防部所需之用途,改變的可能性極其渺茫。

圖為植文與己故宜力政治部官員賴金松(左)

植文認為,村民保地取得成功,雷大慶和政治部官員賴金松兩人扮演重要角色。雷大慶帶領村民代表,直接到國防部見參謀部高級官員,政治部賴金松向政府提呈同情村民保地的報告。

他強調,假如當時他們失敗了,宜力許多居民不但沒有了膠園,宜力已變成軍事重地,四周圍上鐵絲籬笆,守衛森嚴。

他說,當時如果土地被徵用,村民的 每英畝的土地可獲得兩、三千令吉的賠償。地點特別重要的土地,最多可獲一萬令吉的賠償。如今隨著宜力地區的發展,土地價格猛漲,每英畝土地漲至十萬令吉,甚至更高價格。

隔天,我在電話上告訴在吉隆坡的雷大慶同學,宜力村民不忘當年他為宜力人做過的這件好事。雷大慶說,時間久了,他己忘了這件事,當時他經常盡自己的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過後在吉隆坡,我見到葉水源。
他說,雷大慶帶村民代表見國防部官員是關鍵性的一次會談,此外,局勢緩和也是重要因素,導致政府改變決定,取消徵地建軍營計劃。

葉水源說,這事件一轉眼已過了近30年,當年參與爭取保留土地的人不是已作古人,就是己垂垂老矣。不久前,他的哥哥,保地委員會的財政葉金木逝世,89歲的主席許金枝村長出席老朋友的葬禮。幾位老宜力聚首在一起,談起從前他們爭取保留土地的經歷和雷大慶的協助。當時如果政府沒有取消原有的計劃,這地區已面目全非,不是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宜力。

植文說,拿督林國隆、賴金松和葉金木己相繼作古,當年保地委員會只剩下他與許金枝兩人。

植文感嘆道,30年後的今天,年輕的一代只看到宜力己由一個落後的小鎮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繁華的市鎮,至於當年村民流淚哀求,奔走爭取保有土地的歷史,己像天空一片白雲隨風飄失了。



老同學遊宜力附近的 Tasik Reban 湖。


宜力老記者植文夫婦(右)與筆者夫婦在宜力小販中心用早餐。

Wednesday, July 1, 2009

享受夕陽紅美好人生

老同學結伴旅遊

駕車沿肯逸湖旁行駛,前往話望生,湖光山色,景色怡人。


老同學遊東西大道的萬亭湖。

玲瓏附近路邊買榴槤。

上船前,先在肯逸湖旁來一張大合照。

奔馳在肯逸湖上。


老同學從澳洲回馬,我們陪同他們北上霹靂州遊東西大道,遊東海岸和內陸的肯逸湖,享受夕陽紅美好人生。

約半個世紀前,我們這批中化中學第六屆同學無憂無慮結伴出外旅遊。如今,大家已頭長白髮,再度結伴旅遊,再續前緣。

我們的路線是先到上霹靂州宜力,遊萬亭湖,橫越東西大道,前往吉蘭丹邊境的蘭道班讓,沿海岸線南下丁加奴州,遙望茫茫的南中國海,然後到內地的肯逸湖,又驅車沿湖北上,再轉西橫越肯逸湖,穿過油棕園,前往話望生,直下勞勿,返回吉隆坡。

12老同學與朋友,自駕3輛車,穿越西馬北部的山林原野,停在深山老林邊綠,觀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或者站在南中國海岸邊,遙望遠處的海島及尉藍的大海。

此行讓我們走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夕陽紅健康之旅,恢復年輕的心境,促進身心愉快和同學間的友情。


疲倦了,在湖中小島上的休息處歇歇。



在萬亭湖中小島上的竹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