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歷史走廊2b

根據 新國民日報1923年4月21日的報導,1923年麻坡中華學校創立11周年,鄭文炳當選中華學校正總理。
當年中華學校已興建一棟新校舍,可容四、五百名學生。但是新校舍欠缺操場,學生延遲搬進新校舍上課。
為解決這問題,在董事會會議上,鄭文炳、張順蘭和鄭輝平慷慨獻出毗連學校之地段,〞以成學校完全之美〞。從而〞莘莘學子得此寬敞之所,以事修業,前途幸福。〞
這則報導讚揚鄭文炳〞平日對教育社會等事業異常熱心,前建校舍時,尤獲鄭君之力為多。〞
報導中提到的新校舍顯然是指當今中化一小的《四維堂》大樓。根據中化校史的記錄,在籌款建《四維堂》時,鄭文炳捐艮4千元。
不過,中化中學校史只記載啟智書報社和馬六甲種植家曾江水各捐獻一段地,供興建《四維堂》,未提到過後鄭文炳等人再獻地的事。根據新國民日報這則報導,1923年,《四維堂》大樓落成後,學校卻面對缺乏供學生活動的操場,於是鄭文炳、張順蘭和李輝平慷慨解囊,獻出毗連的地皮。
這張1926年麻坡中華學校學生在《四維堂》前的照片,刊登於1926年10月新國民日報上。



報導寫道:我麻同僑,店店休業升旂,酒食家家,齊呼民國萬歲。五色國旂,飄飄空中。事事物物,刷洗潔淨。放目一觀,煥然更新…尤以中華學校化南女校最為熱鬧焉。

資料來源:
──上世紀20年代《新國民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