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5, 2014

中化历史长河(十四)

李延年出席中化視聽教育館動土禮。


从谷底回升路途曲折

70年代,政治大环境进一步改变。马来文开始取代英文,成为学校主要教学媒介语,英文小学变成马来文小学,初级教育文凭考试改为以马来文出题作答。英文中学逐步改为马来文中学,至1983年,英文中学消失。受英文教育者的优越地位渐失。

与此同时,在新经济政策下,受英文教育的华人受打击最大,他们的升学与就业机会大幅度被削减,地位和权利一步步受削弱。局面产生变化,导致华小人数增加,独中学生人数也从下滑走势回转。

在这十年裡,中化中学由罗微光掌校,董事会由拿督刘金钟领导。虽然中化必须自力更生,但董教和社会人士坚持自强不息,力求改善教学设备。学校增设商科和工艺科课程,并兼顾英巫文教学,以提高竞争力,发挥独中三种语文教育的优势。

为改善教学设备,配合时代的需求,董事会于1973年推动兴建视听教育馆。此计划获得慈善家李延年、郑镜鸿和「李氏基金」的慷慨资助,一座新式的视听教育馆于1976年落成。连设备在内,这项工程共耗资30万元。

视听教育馆完成后,董事会进一步策划第二项建校工程,兴建工艺课室和家政课室。学校准备开办木工科、电子科和机工科,以配合社会的需求,同时方便学生升学和就业。于是董事会成立以王志荣为首的7人建校小组,推动这项计划。工艺课室和家政课室于1978年建成,耗资约4万元。

70年代,我国各地出现独中复兴运动,董教总尽力为独中创造更佳的发展机会。虽然董教总创办独大的计划受挫,无法在本国实现从小学、中学至大学的完整华人母语教育系统,但他们排除万难,成功地筹办独中统考,并进一步争取统考获得外国大学承认,为独中毕业生打开升学的广阔天地。

1975年,独中统考首次举行,中化中学学生踊跃报考,参加初中统考学生有306位,高中统考学生有112位。(39)在这期间,中化中学每年都有学生出国深造,主要是到台湾和新加坡升学。每年深造的人数介于20多位至50位之间。

独中生的升学与出路状况,逐渐地改变人们认为独中生深造就业难的观念。中化独中的学生人数从1970年的990人逐年上升,至1974年达到1,617人。不过,接下来人数又下跌,到1979年,学生人数是1,300人。
无论如何,70年代是中化中学从谷底回升的年代,渡过严冬,再次出发,虽然路途是曲折的。

魚丸面小販李述禹,支持獨中,關心中化,1992年榮獲林連玉精神獎。
 
李述禹簡介

出国深造逐年增加

步入80年代,中化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进一步上升,80年代初,每年中化高中毕业生已有近50% 到外国深造。中化生前往深造的国家已不限于早期的台湾和新加坡,1981年,加拿大已有留加中化同学会,会员30多人。

1982年,出国深造学生人数达61人,除了到台湾和新加坡升学,还有些学生进入加拿大和澳洲学府升学。升学管道日渐宽阔,校长李云溪在1982年写道:“负笈美、加、纽、澳、英、日等地的大专的学生日渐增加,而且表现不俗。”(40) 毕业后,他们的就业机会广,独中的形象获得显著提升。

学生人数方面,从1979年的1,300人再度回升。到1989年,中化学生人数已达到1,637人。

李云溪校长掌校11年。在这期间,中化遵循董教总的路线,坚持母语为主要教学媒介,同时鼓励学习英文马来文,又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除了重视统考之外,学校也协助学生参加政府主办的大马教育文凭考试,O Level 英文单科考试等。发挥三种语文教育优势,让学生有更好的机会升学和就业。

此外,为迎接时代的挑战和加强竞争力,中化中学于1987年在台湾校友的协助下,开设电脑室,购置50台电脑,新设备耗资约20万零吉。
 1988年,电脑科列为高中班级的正课,中化步入电脑时代。

然而,作为独中,学校一直要为经费问题伤脑筋,董事长、校长、校友和热心华教人士必须想方设法为学校筹款,克服经费难题。1981年,董事会发动筹募《百万置业基金》运动。接着在各界的支持下,为筹募基金,学校举办了《中化行》和《歌星慈善义演》等活动。于是,学校于1984年增建图书馆,同时再增建12间课室。两项工程分别于1985年和1986年完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