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武博士訪談(二)
華人新年期間,陳維武校長(左三)在母校禮堂與中馬校友合照。
(按:柔南地區中化校友會關心母校中化中學的最新發展。校友會會訊小組特地通過〞隔空對話〞的方式,請陳維武校長談他的辦學理念。以下是轉載《香妃之友》的《與母校校長陳維武博士隔空對話》的第二部份報導。)
学校在加强英文程度的计划,推行后效果如何?我们今年推行了一项称为空中英语的晨读计划,每星期在两个早上自
习时段里带动全校学生学习一篇有正面教育意义的短文。我也在校园
内以英语和同学交谈。
这些动作只能算是外围的行动,希望藉此提升同学们对英语的兴趣。
至于大幅度的提升英文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强大的师资阵容。这
一点短期之内还很难做到,现阶段师资的不稳定性太大了。
学习英文音标,有助于讲标准英语,学校有教导吗?学校现在没有教导英文音标。现在的学生,愿意查字典的太少了,而
电子字典又多有语音功能,推动英文音标不容易,也不一定能有好的
效果,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学习意愿的问题。
现在的状况是许多同学到了高中,连基本的文法法则都还搞不清楚,
同一级的学生里头,程度的差异太大了。许多学生未能在小学打好英
文基础,在入学时就对英语不感兴趣,有相当大的学习障碍,特别弱
的初一生甚至连幼儿园的教材都不会,这就造成了一个英语学习的恶
性循环,因为学不好而不感兴趣甚至排斥,一排斥就更难把它学好。
花了超过十年的时间在学校里每周上六、七节英文课,正课之外还花
钱补习,却仍然无法具足基本的英语能力,时间和资源的白费,实在
很令人惋惜。虽然一年一年升级,教材对许多基础弱的学生根本就没
有什么意义,填压了一大堆,却无法真正的理解和吸收。
所以教导英文音标与否不是当务之急,最重要的还是提升学生对英语
的兴趣,把文法观念上的东西先搞懂。我倒是想编写一本另类的辅助
英文文法书,从第二语文学习的角度切入,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
帮助学生把英文文法的观念弄通。
以您的经历,出国念书是否面对英文写、听、讲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去克服?要花多少时间? 最后怎样才能讲得跟外国人一样的好?我在国外倒没有面对英文的问题,可能是我的英文基础较好,适应起
来较快。
说的方面,主要是环境的因素,像我们这些在几乎是纯中文环境中成
长的人,听、读、写的问题不大,也较容易克服,说方面则有一定的
心理障碍,有时候舌头就是转不过来,特别是在紧张的时候。要克服
这个问题当然必须先有一定的语音基础,但也没有捷径,只能多朗读
多说,练习练习再练习,更必须主动的多与当地人接触,多交当地人
的朋友,多用多观察,一定能进步。如果要精益求精,则必须对英语
有热忱,懂得欣赏英语的美。
我在美国住了那么多年,因为不断在求进步,口语能力还算不错,但
是在纯中文的环境中住久了,用得少了,还是会退步。
1957年,中化中學舉辦展覽會,讓公眾人士瞭解學生的各種學習活動。這是生物實驗室的展覽,學生向觀眾講解有關動植物科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