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30, 2008

清寒子弟助學基金征信錄

中化中學96周年校慶千人宴

截至27-6-2008

以下是在29-6-2008中化中學96周年校慶千人宴宴會上分派的征信錄內容。








中化助學基金增15個

總額達160萬令吉



高中第六屆畢業校友獲得中化董事會送的〈鳴鑼〉紀念品。


為慶祝96周年校慶推動的助學金籌款活動取得驕人成績。

根據中化中學96周年校慶千人宴的征信錄,截至27-6-2008,中化中學新增加了15個助學基金單位。15個新助學金單位的總金額高達馬幣160萬令吉。

在15個新基金當中,中化第六屆高中畢業校友的基金以16萬令吉居首榜。中化中學原有5 個助學基金,至六月底增至20個助學金單位,總金額高達250萬令吉。

簡單儀式表謝意

在校慶晚宴上,中化董事會安排了簡單又有意義的儀式,感謝這15個新基金單位的捐款人。

每個新基金單位的代表被請上台,獲中化董事會贈送一個〈鳴鑼〉紀念品。與此同時,董事會還定製大型模擬支票,請每個單位代表上台將模擬支票移交中化董事會代表。

我們事先不知道有這個儀式和安排。當聽到司儀呼喚有關基金單位時,各新單位代表帶著愉快心情走上禮堂舞台,參與這個儀式,並集體拍照留念。

新成立的助學基金單位及款項如下:

1. 高中第六屆畢業校友 --------RM160,000.00

2. 高中第五屆畢業校友-------- RM120,000.00

3. 高中第卅六屆畢業校友------ RM120,000.00

4. 辜清茶、鄭允夫婦-----------RM100,000.00

5. 林金本先生------------------RM100,000.00

6. 黃先生 ----------------------RM100,000.00

7. 黃蘭珠女士 ------------------RM100,000.00

8. 陳桂花女士------------------ RM100,000.00

9. 譚美娥女士------------------ RM100,000.00

10. 謝俊水夫婦----------------- RM100,000.00

11. 林發仔夫婦----------------- RM100,000.00

12. 賴添華夫婦 -----------------RM100,000.00

13. 已故嚴亞權先生------------- RM100,000.00

14. 已故黃亮、蘇亞扁夫婦 ------RM100,000.00

15. 麻坡留台同學會 -------------RM100,000.00
----------------
RM1,600,000.00
=============

下圖是96周年校慶千人宴上分派的〈征信錄〉,列出新舊20個助學基金單位及款項。


中化中學原有助學基金名單及款項:

1. 劉龍耀夫婦助學基金 -----------------RM 463,707.09

2. 蔡德華助學基金---------------------- RM 105,634.90

3. 麻縣華青團中秋園游會助學基金 ------RM 132,000.00

4 林添夫婦助學基金 --------------------RM 100,000.00

5. 謝俊水夫婦助學基金 -----------------RM 100,000.00
-----------------
RM 901,341.99
============


中化學生呈現舞蹈娛嘉賓。

感謝第六屆畢業校友

中化中學董事長黃楚綿

第六屆同學代表鄭昭賢(右)將模擬支票交給董事長黃楚綿(左)。

出席母校校慶千人宴的第六屆高中畢業同學。

在校慶千人宴上,麻坡中化中學董事長黃楚綿致詞時特別表示感謝第五屆、第六屆和第卅六屆高中畢業校友大力支持籌募百萬清寒助學金活動。

他說,這些校友發揮了愛校精神,落力籌款,以身作則,使籌募的助學金款額很快就升到280萬令吉。他代表中化中學,向他們致以萬二分的敬意與謝意。

他指出〞飲水思源〞 是中華文化的美德,回饋中化是愛校。96年來,從中化走出去的人材輩出,在學術領域中造就了不少博士及碩士。在企業界,也出現許多企業翹楚。

他說,中化高中畢業的校友至去年已經有52屆。這股力量是龐大的。如果校友惦念母校,熱愛母校,憑着他們的支持,母校就無後顧之懮。

在董事長演講過後,出乎意料地,中化第六屆同學第一個被請派代表上台,參加一個移交模擬支票的儀式,並獲中化董事會送一個〈鳴鑼〉紀念品。

領到〈鳴鑼〉紀念品後,出席校慶晚宴的第六屆同學高興地一起合照。出席晚會的第六屆同學是:來自新山的陳玉皆,峇株巴轄的林成法、馬六甲的陳雲志夫婦,吉隆坡的鄭昭賢和陳麗莉,以及麻坡的許定聲、蔡俊蓬、李美少、邱允霞、邱玉蛾和方寶珠。



黃楚綿董事長(前中)與陳蘇弟校長(右)及董事鄭照才在禮堂大門前迎接到會嘉賓。

中化中學歡慶96周年

助學金義款破300萬

中化學生表演二十四節令鼓。

15個新助學基金單位代表與中化董事會領導人合影。每單位的義款至少10萬令吉。


麻坡中化中學歡慶96周年紀念,助學金捐款節節上升,捐款總額破300萬令吉。

各地校友熱烈捐獻中化清寒子弟助學基金,為母校校慶送上一個數百萬令吉的大賀禮。

董事會一名成員說,這是十分成功的一次捐款活動,取得振奮人心的成績。

設特別小組策劃管理

在6月29日中化96周年校慶千人宴上,各地校友和熱心華教人士歡聚一堂,一片喜氣洋洋。大家帶着能為華教略盡綿力,能夠回饋母校,回饋中化的愉快心情出席母校校慶的晚宴。


董事長黃楚綿(右)在致開幕詞時興奮地回憶道,董事會在年初發動籌募百萬清寒助學金活動之後,籌募的款項節節上升,一再突破目標。從突破原定的100萬令吉目標,升至150萬,再增至180萬,又增至200萬, 進一步躍升到280萬令吉。

黃董事長也宣佈,董事會將設立一個特別小組,好好策劃和管理這些款項。他說,我們會妥善策劃,管理這筆款項,使本校助學金名額大幅度增加,讓更多清寒子弟,有機會就讀中化中學。

黃楚綿也透露,麻坡星洲日報及麻坡商販公會將於8 月10 日,假中化中學舉辦嘉年華會,為中化中學籌募清寒子弟基金。同時,麻坡中華總商會及多個麻坡華團為這個嘉年華會的聯辦機構。相信到時這項活動將獲得華社的大力支持,使助學金義款再次上升。

在黃董事長演講完畢不久,大會司儀又再宣佈,助學金捐款已升到300萬令吉。接下來,我國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拿督斯里黃家泉在會上致詞,宣佈捐獻5萬令吉給中化中學清寒子弟基金,使捐款總額進一步上升。


PS :
請登陸常青台網絡電視 EVERGREEN IPTV 觀看中化96校慶的現場錄影片。
這段錄影放在《鄉團/文教》部份,2008-06-30 國內新聞:麻坡中化中學96校慶,籌逾300萬助學金


http://www.evergreeniptv.com/#




中化大禮堂外,醒獅迎嘉賓。

Thursday, June 19, 2008

第六屆校友新聞上報

籌15萬捐母校助學金


馬來西亞主要華文報章,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和中國報都派記者採訪中化第六屆同學回麻披,移交母校助學金義款的新聞。

星洲日報6月18日在《大柔佛》版上以大字標題登載這則新聞,並配上兩張照片。在《大柔佛》第11版的頭條新聞標題寫道:

麻坡中化第六屆校友 籌15萬捐母校助學金


星洲日報登載的新聞內容如下:

(麻坡17日訊)麻坡中化中學第六屆(1961年)校友響應母校慶祝校慶籌募清寒助學金,至今已突破15萬令吉。

昨日下午,募捐小組主席蔡鴻禧博士經把首批捐款支票交給中化中學董事會署理董事長拿督辜金強。有關款額還在增加中。

出席移交儀式的第六屆校友包括鄭昭賢、邱奕銅、陳麗莉、林清泉、及邱文強;董事部則有董事顧問楊樹傑、副董事長吳天賜、副財政陳福源、秘書余少麟、董事劉金新、校長陳蘇弟及職員余仁義。

蔡鴻禧說,該屆校友是抱著能籌多少,就幫多少的心態展開籌募活動,那也是全體同屆校友合作的成果,作為回饋母校,算是小意思。

他表示,一些同學的經濟狀況並不充裕,惟他們仍盡力而為。

〞我以前曾受過人家的幫忙,現在是回饋的時候了。〞

鄭昭賢則表示,他們是看到母校發佈相關消息後,發函予國內的校友,以及發電郵給海外的同學。料想不到大家的反應異常熱烈,特別是雪隆區的校友。

他說,該屆校友現有110 人,已捐款者有70人。目前,該組成員還在積極接洽其他校友。



Tuesday, June 17, 2008

教育是長遠投資

鄭亞明的看法

籃球場上的新一代中化學生。

同一個籃球場,同樣的椰樹,但時光相隔48年。


女同學在練習打棒球。

鄭亞明、陳麗莉和邱奕銅(左起)站於中化校園入口處。


鄭亞明同學十分關心中化母校的發展。她多次向我強調:教育是長遠的
投資。在她熱心的推動下,第六屆同學為母校籌募助學基金活動取得良
好成績。

她讚賞中化董事部推動籌募助學金活動,並一再指出,這是一件好事。
她以中化中學第六屆高中畢業同學代表的身份重回母校,移交義款,
感到很高興。

當年,鄭亞明同學是中化的一名羽毛球健將。當她在母校的運動場上,目睹新一代的年輕學生在球場上鍛鍊身體,練球藝,無比感慨。那裡是她當年打羽球的場地,這裡是她當年練習籃球的球場。如今是新一代的學生在那裡跳躍、奔跑、練球。

圖左是鄭亞明坐在麻坡丹戎海邊石椅上,回憶學生時代的美好時光。

當大批身穿白衣校服,衣服上有傳統的亮晶晶中化銅紐扣之學生走出課室時,令我們這幾位步上晚年的校友,心 中浮現一絲欣喜。蔡鴻禧同學還特地向校方買一套中化學生銅紐扣,當作此行的紀念物。


鄭亞明說,看到大批年輕有活力的學生出現在中化的校園,令她欣喜,
更覺得中化中學有前途。她強調,這一次我們為母校展開的籌募助學
金活動做得對。

幾位老校友徘徊於中化大門口。


1960年高中二年級第三班籃球隊。
第二排右起是鄭亞明、林細娟 、林婉瑤、李巧惜和劉實蘭。
後排左起是蔡鴻禧、曾毅春、馮廷博、饒巴仙、李天送、許定聲、劉福林、陳玉皆、章其麟、林金檳和林泉發。

Monday, June 16, 2008

中化中學助學金

今年6%學生受惠

籃球場上的中化學生。

陳蘇弟校長談中化助學金。


在學校董事會辦事處內,中化中學校長陳蘇弟向我們反映中化中學頒發
清寒子弟助學金的情況。

陳校長說,目前中化中學的學生學雜費收費是,高中生每年的學雜費全
年收費是兩千令吉(RM2,000.00),分十個月繳交,每個月兩百令
吉(RM200.00)。

他說,目前鄉區學生每天乘坐巴士到學校。車費、吃用費,加上學雜
費,一名鄉區學生每個月的費用大約為RM500.00令吉左右。如果有
多位在學子女,對一些家長是一項不輕的負擔。

獲得學生助學金的同學,一年只需繳交3個月的學費,免交其餘7個月學
費。這減輕了家長的負擔,增進他們送子女進獨中就讀的能力。

初中學生目前的全年收費是RM1,500.00,也是分10個月繳交。獲得助
學金的初中同學也是只需付3個月的學雜費。

陳校長透露,今年中化中學有90位學生獲得頒發助學金,佔總學生人數
的6%。當完成這次的籌募新助學基金活動後,今後將會有更多優秀的清
寒子弟獲得助學金,有機會進入中化中學就讀。

中化中學今年的初中一年級開 9 班,高中三年級有4班。1956年,當我
們進入中化中學就讀時,初中一年級有8班。1961年,我們唸高三時,
高中三年級有4班。

陳蘇弟校長也談到目前獨中聘請老師的困難。他說,好的理科教師對獨
中十分重要。但是中化不易聘請到優秀的理科教師,因為一名在獨中執
教的理科老師每月的薪金只有馬幣RM1,500.00令吉。有資格者多數選
擇在其他領域就業,不來獨中教書。


在運動場上打棒球的學生。


50年前的中化學生羽球隊。
前排右起邱玉蛾、張玉英、鄭亞明、劉實蘭、陳麗莉和顏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