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7, 2012

中化百年新春聯歡

《中化歷史長河》圖片展
(12-2-2012)


百年前的麻坡麻河渡頭面貌。當年交通不便,麻河是交通要道。孫中山為革命不辭勞苦,乘舟逆流而上,前往麻河上游的瓜拉庇勞會見同志,與麻河結下一段緣(照片來源:新山華族歷史博物館)



麻坡中化中校於2012年步入創校100周年。中馬中化校友會訂於2012年2月12日(星期日)下午一時,假吉隆坡Bukit Jalil Golf & Country Resort 東方明珠酒家舉辦《中化百年新春聯歡》以及《中化歷史長河》展覽會。

麻坡中化中學四位逾90歲的壽星校友將出席盛會,為中化百周年紀念切生日蛋糕,祝福母校欣欣向榮發展。1935年中化初中第五屆畢業生,現年94歲的黃應祥老師期待出席盛會,與老、中、青校友見面。黃應祥老師一生獻給麻坡華教和籃球運動。長期來,他是麻坡中化的體育老師,桃李滿天下。

《中化歷史長河》展將展出珍貴的麻坡和中化歷史圖片和戰前剪報。內容有《孫中山與麻坡》、《創校先賢與同盟會》、《陳嘉庚與中化》、《詩聖泰戈爾與中化》和《中化百年校刊》等。

《中化歷史長河》的圖片和剪報顯示,百年前孫中山到新馬地區活動,加速了本地華教的發展,深深影響麻坡華教先驅,加強了他們對民族與民族教育的奉獻精神。孫中山精神已成為了華社的重要文化遺產,是華社的精神寶藏。

歡迎中化校友與家人,雪隆各校友會與文教團體代表出席《中化百年新春聯歡》,歡聚一堂,緬懷先輩興學辦教精神,發揚孫中山精神文化遺產。

有意參加者,請聯絡:愛薇(012-663 6611)、鄭昭賢(017-604 5575)、
鄭聯華(012-211 7151)、蔣充溪(019-225 3640)

Tuesday, January 3, 2012

老同學久別重逢

楊亞禮與同學團聚


婚宴上的驚喜,闊別約半世紀,老同學有緣重逢。右起楊亞禮、蔡鴻禧和王景華。

雷大慶為子授室,希望兒子為他早生貴孫。


2012年新年伊始,老同學雷大慶娶媳婦。一批中化老同學參加婚宴,圍成三桌,其中大部份是1961年中化高中第六屆畢業同學。

(左小圖為曾正平與楊亞禮。


婚宴帶來驚喜,分離約半世紀第六屆同學意想不到地重逢相聚。歲月不留人,老同學坐在鄰近餐桌,起初竟然互不認識。無意間,閒聊時,才發現第六屆同學楊亞禮就坐在身邊。 於是蔡鴻禧、王景華、曾正平等興奮地與楊亞禮同學相擁,久別未見面,大家已是白髮蒼蒼。老同學都已年屆古稀,但慶幸大家都還安康。

根據中化中學的記載,1961年高中第六屆學生共有151人畢業。畢業後,我們這批人在各個領域發展,有些同學取得不小的成就。出席當晚宴會的第六屆同學各有所成。他們在棕櫚油業、橡膠業、石油業、農業、文化界、商界、環保事業,甚至政界,有相當的表現,有些還是頂尖人物。

(右小圖為雷大慶姐姐與余春成太太)

到目前,還有120多位中化高中第六屆校友保持良好的生活素質,安康活躍。過去8年來,每年都有一次第六屆同學團聚餐會,同時他們關心母校,多次展開獻金運動,表達感恩,回饋母校。



一對新人喜氣洋洋。

Monday, December 26, 2011

曾鳳相老師痛失老伴

曾鳳相老師夫人李祖彬老師12月23日凌晨與世常辭,享年88。聖誕節晚在八打靈舉行追悼會,26日晨火化。

在追悼儀式前,曾老師與我們見面握手時,哀傷之情顯現,過後他平靜地講述老伴在最後時刻的情景。

兩人在二戰時期相識,攜手走過漫長人生道路,長期站在馬來西亞華教崗位上。不久前,家人才團聚,慶祝曾老師92歲生日。

(圖為兩年前曾鳳相夫婦在家接待到訪的中化校友)

沒想到過後不久,李祖彬老師心臟病發作,進馬大醫院。病情穩定出院回家後,那晚她感覺良好,表示想吃榴槤。曾老師說,他特地買了每公斤20令吉的貓山王榴槤給她享用。沒料到半夜時,她突然感到胸部很不舒服。情況不妙,他只能向上蒼祈禱,希望主能夠讓她繼續見到人世間的美景事物。

曾鳳相老師和李祖彬老師一生服務我國教育界,前後幾十年。他們是在戰爭時代於福建集美學校相識,結為終身伴侶。在戰亂時代,約20名學生中鼠疫,結果只有李祖彬和另一位同學康復。這場鼠疫影響日後李祖彬老師的健康,造成她晚年失聰,靠筆與人溝通。

50年代,曾鳳相老師到麻坡中化中學任訓導主任,李祖彬老師到巴冬路的華小執教。1960年,曾老師到馬口啟文中學當校長,李老師轉到馬口和馬六甲教書。

(圖為在麻坡當老師時期的曾鳳相夫婦)

他們有五位子女,三位女兒生活在澳洲墨爾本。住在墨爾本的大女兒向我們回憶小時住在中化中學教師宿舍,校園有一池塘,常到池塘旁看蝌蚪,很好玩。這是她人生一段美好的時刻。她就讀中化三小。

中馬中化校友會代表到場吊唁,慰問曾鳳相老師。曾老師表示,他期待出席1-7-2012的中化中學百周年慶典。

前往吊唁的校友會代表是鄭聯華夫婦、鄭昭賢夫婦和林捷金博士。

Tuesday, December 13, 2011

愛薇歡慶70大壽

不忘回饋中化母校

兒孫為母親祝壽,孫兒一曲生日快樂,壽星愛薇(中)幸福喜悅。

中馬中化校友會送禮祝壽,祝愛薇福如東海。愛薇小孫女(前中)以勝利手勢為壽宴增添歡樂。


麻坡中化中學高中第七屆校友蘇鳳喜12月10日在吉隆坡歡慶70歲大壽。她的兒女為母親舉辦一場感恩壽宴,溫馨感人。約百位同學、校友、文友、同事和太極班朋友歡聚一堂,分享她的喜悅。


50多年前,蘇鳳喜是中化中學壁報的活躍份子,踏入社會後,經過曲折的人生道路,成為女作家愛薇。

42歲時走出麻坡市郊鄉村武吉摩,投身董總,是愛薇人生重要轉捩點。在壽宴上,愛薇向當年促她離鄉到吉隆坡,到董總編中學生刊物的李萬千和莫泰熙表示感激。

愛薇不忘母校中化中學培育之恩,盡她所能回饋母校。中化中學將於2012年歡慶創立100周年,愛薇是《中化百年紀念特刊》編委會成員,協助母校出版一本有歷史意義的校史特刊。

為迎接百年校慶,中化中學正在推動一項《百年建校獻金運動》,目標是兩千萬令吉。愛薇樂於協助母校籌款,希望麻坡中化百尺竿頭,更上一層。不久前,她召集1962年中化高中第七屆同學聚餐,推動第七屆同學回饋母校,慷慨獻金,取得一定的成績。

愛薇與第七屆的老同學保持密切聯系,一批麻坡中化第七屆同學出席她的壽宴,與她分享喜悅。在壽宴上,第七屆校友以愛校之心,進一步獻金,又有兩位第七屆中化校友各捐獻兩千兩百令吉,給中化百年建校基金,壽星愛薇也乘此歡樂時刻捐出一千令吉,讓中化高中第七屆校友的獻金取得更佳成績。

中馬中化校友會鼓勵校友在中化百年校慶即將降臨之際,慷慨捐獻,回饋母校。校友會己決定於12-2-2012下午一時假吉隆坡Bukit Jalil 東方明珠酒家舉辦《中化百年新春聯歡》,並舉行《中化歷史長河》圖片展,作為七月麻坡中化百年大典的前奏曲。

在蘇鳳喜的主持下,中馬中化校友會於20-2-2011成功舉辦一場盛大的新春聯歡會和舉行《中化歷史走廊》圖片展,有6位中化校長出席盛會。這次她再度負起重任,擔任12-2-2012中馬校友會新春聯歡會主席,促進校友與母校的關係。



兒女為母親做壽,愛薇邀另兩位70歲生日友好上台,共吹蠟燭,分享歡樂。三位70女壽星有緣在生日蛋糕前一齊吹蠟燭,左三為蘇鳳喜,左二是中化高中第六屆校友陳麗莉。

Monday, November 21, 2011

泰戈爾與麻坡中化

文:鄭昭賢



麻坡中化學校創立於1912年4月1日,再過數月,將歡慶一百周年。同時,這也是大文豪兼哲學家泰戈爾訪問麻坡中華學校(中化前身)85周年紀念。

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人,印度詩聖泰戈爾於1927年7月28日蒞臨麻坡,專程訪問麻坡中華學校,受到校長方之棟的熱烈接待。這顯示,麻坡中華學校於80多年前,已在文化教育界上有一定的地位與影響力。

當時麻坡中華學校正處於戰前的鼎盛時期。校長方之棟出身北京大學,教師有南京金陵大學的李適生,湖南長沙第一師範的譚雲山等。方之棟是同盟會革命烈士方南崗的弟弟,譚雲山日後成為中印文化交流學者,有“現代玄奘”的美譽。在這些文化人的穿針引線下,泰戈爾來到麻坡中華學校。

1927年,泰戈爾展開馬來半島文化之旅,並訪問了半島的華文學校。在南部,他訪問了麻坡中華學校。在北部,他訪問了檳城的鐘靈學校,會見師生,並在學校發表演說。

1927年7月20日,泰戈爾從印度抵達新加坡,受到新加坡華社領袖林文慶等設宴招待。麻坡中華學校教師譚雲山就在此時首次會見泰戈爾,兩人一見如故。泰戈爾喜歡熱情又充滿理想的譚雲山,邀請譚雲山到他創辦的國際大學執教,譚雲山欣然答應。

7月27日,泰戈爾抵達此行的第二站馬六甲,住在馬六甲華社領袖曾江水的家。曾江水是上個世紀初期,麻坡中華學校的誕生和發展的重要贊助人。麻坡砂香街中華學校部分校地是曾江水捐獻。隔天下午,泰戈爾專程從馬六甲前來麻坡訪問和演說。

麻坡中華學校校長方之棟的弟弟方之楨陪同泰戈爾一行人抵達麻坡中華學校。方之楨與另一位哥哥方南崗是早年同盟會要員,兩人依孫中山的指示,在檳城推動光華日報的發展。

泰戈爾首先到砂香街中華學校《四維堂》出席歡迎茶會。麻坡各族政、學、商界聞人,60餘人,參加迎接泰戈爾的茶會。方之棟校長在致詞時,盛讚泰戈爾倡導世界和平,崇高人格,對世 界人類和平有偉大貢獻。他呼吁熱烈贊助泰戈爾的國際大學,助泰戈爾實現其主張,捐除國家偏狹之見,以和平手段促進世界文明。結果,獻金成績甚佳,尤其是中華學校董事張開川慷慨解囊,支持國際大學。

接着,泰戈爾轉移至三馬路新民舞台(後改為麻坡麗士戲院)正式發表演說。聽眾數千人,場面氣氛熱烈。詩聖泰戈爾講述他創辦國際大學的宗旨,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以及個人與人類的關係。他以英語演講,由中華學校教師李適生當場譯成華語。李適生的英文造詣高,到麻坡之前,曾任中國江蘇師範學校的英文主任。他的翻譯順暢貼切,獲得讚賞。此外,泰戈爾的演說也被譯成淡米爾語。

泰戈爾的麻坡行改變了中華學校教師譚雲山的一生,讓他有機會於1928年9月前往印度的國際大學執教,並出任中國學院院長。譚雲山在國際大學研究印度文化和佛學,成為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我國華教發展史上,麻坡中化這間百年老校扮演一定的角色,作出貢獻。際此中化即將歡慶百年大典,借此機會,重溫80多年前麻坡中化校史上這件盛事──文化泰斗泰戈爾蒞臨麻坡中華學校。

21-11-2011

Thursday, October 20, 2011

化南老校友走了

黃秋嬌離世

1932年黃秋嬌(右一)初中畢業,與化南校長文漫魂(中)合照。

今年初,96歲的黃秋嬌細細端詳化南初中第一屆畢業生照片,憶述往事。


麻坡化南女校初中第一屆畢業生黃秋嬌經歷96個春秋,於19-10-2011早上在吉隆坡安祥逝世。

黃秋嬌,1915年出生,1932年6月在麻坡化南女校初中畢業。

她走過近一世紀的人生旅途,可惜無緣見證明年中化的百年大慶。

上個月,我們去探訪這位96歲老人時,她很有興趣地看她在1932年初中畢業時與校長文漫魂和同學的合照。照片中右七是黃秋嬌。她記得她的校長文曼魂。

她還向我們談述早年她家在麻坡沙益,她的丈夫是抗日軍,遭日本人殺害。初中畢業後,她成為化南女校及過後中化二小的教師。


中化第六屆同學向蔡步華同學及家人致以深切慰問,同 時送上第六屆同學《愛心基金》的帛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