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2, 2012

麻坡百年老校


中化独中绽放光辉

 
作者:霹雳华教工作者麦翔

中化百年庆典盛况


今年独中 百年华诞序列落在柔佛麻坡中化独中(年内较后将是霹雳金宝培元独中),校庆大典7月举行,同时出版了特刊《中化历史长河》。这是全马百年独中“老大”的第5所(1906吉隆坡尊孔、1907怡保育才、1908吉隆坡坤成、1911霹雳江沙崇华)。

文史工作者和资深报人郑昭贤主编出版的《中化历史长河》百年特刊,是精益求精的作品。编者从马新两地大学图书馆和政府挡案局的资料库中,从国内外中化校友、教师的口述资料和地方长老的记忆以及该校收藏的文物当中,挖掘和收集了非常珍贵的文字和照片资料;选汰严谨,重点突出,编辑新颖,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巨著。这部A4纸厚达三百多页的史书,既可供珍藏,可读性也很高。更应一提的,麻坡繁荣比新山早,是人文荟萃的中心,在全柔文化开天辟地进程中,中化是领头羊。因此,该刊也是窥探当地早年社会生活与社会概况的重要参考。

我国华教渊源流长,可以远溯自1819年我国第一块英辖殖民地槟城的五福学院。这个古老的学院是一所简陋的以方言和背诵古文为主的封建书塾。20世纪头10年,现代华校崛起,取代了旧书塾。这不但是华校、华社的一次历史性的大转变,也是马来(西)亚国家史的重要转折,由此掀开了我国多元民族政经文教现代史的扉页。

这个转折是社会新与旧的过渡,当其他族群滞留在封建阶段之际,华校率先跨入新社会。现代华校是殖民地胶锡经济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我们常说的华人扎根斯土,即肇端于此时现代化华校的建立。现代华校的媒介是国语(华语)与白话文,课目完整,包括算术、修身(公民)、科学、体育、音乐,学制固定。更重要的是,华校的骨髓流淌着民主主义思潮,形成华校前进的推动力与防火墙的核心力量;这个防火墙与建设者的作用集中表现在自力更生董事会的不懈奋斗。一部华教史就是“在维护下建设,在建设中前进”的可歌可泣的史诗。我们的先辈不但是开天辟地的英雄,更是以自己的先进文化润泽“蛮荒”的先驱。与其他华校相似,被誉为柔佛州“文化城”的中化,即是这段历史的创造者之一,《中化历史长河》充分体现了这个事实。

柔佛州早期主要的经济作物甘密、胡椒在麻坡发较早,此处华人人口众多,觉悟较高,经济力较强,自然成了孙中山革命追随者数次驻足,以培育革命火种的要地,也是同盟会成立最早的地点之一。可以说,哪里有革命组织哪里就有华校,革命与华校是当年携手并进的双胞胎。麻坡先贤如刘静山,郑文炳、林照英等,既是麻坡的革命“普罗米修士”,也是兴学办校的先躯;中化1912年得以创办,端赖这群先知先觉的有识之士,功不可没。

我国华教素以强韧的生命著称于世,柔佛州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化独中此次筹募百年校庆基金得2千万令吉以上,即是一例。

何故有此特点?此前槟城一位学者给了部分答案:柔佛州特殊的农业经济使然。现在我终于找到了更充分的证据,即“义兴精神”。这精神与早期柔佛特殊的“港主”形式的经济相结合,构建了包容五大省籍:闽、潮、粤、客、琼的广泛深厚的基础。所谓义兴精神,即是华人会党“义兴公司”朴素的民族主义和团结互助的精神的延续。今日柔佛的中华公会(别州称为中华大会堂),来自“华侨公所“,而义兴是华侨公所的前身。
 
我国有一个特殊现象,每年平均有一所老当益壮的华校高奏《生日快乐》凯歌,豪迈地夸入新的百年征程。这个殊荣完全有资格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申遗系列中,永垂不朽。

2012.8.9初稿,2012-9-3.09.03重修

中化百年万人宴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