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30, 2009

中化新校长陈维武

董事長、新校長、校友相見歡。右起董事長黃楚綿、校長陳維武、筆者和中馬中化校友會副主席邱錦成。




邁入新的一年,中化中學來了一位新校長,一位年輕的博士校友。各方人士都對他抱着很高的期望。

農曆新年回家鄉麻坡,首次有機會與陳維武校長見面。在中化新春團拜時,我趁機與陳維武博士聊了片刻。他的身材高瘦,態度親切,給人良好的印象。

陳校長告訴我,他是中化中學第33屆畢業生。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第6屆同學多數已步入退休階段,喜看新一代的精英負起重任,施展才華,服務華社。

陳維武說,他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求學,留在美國十多年,曾在美國的宇航局(NASA)從事科研工作。後來由於家事,回來馬來西亞,從事書籍翻譯。

現年38歲的陳維武博士與太太許麗蓮博士對英語教學有深入的研究。在當前全球化的競爭時代,獨中生如能同時掌握好英文,才能佔有較大的優勢。因此,不少人對陳維武出長中化寄以厚望,希望中化學生的英文英語水平能大幅度提升,讓他們在升學和就業能有更好的機會。

我們這些五、六十年代的畢業生當年在離開中化後,多數必須加一把勁,多下點功夫提升自己的英文語文能力,才能更好地應付實際生活的挑戰。新的一代如能在中化就打好國際語文根基,就不用那麼辛苦。

當年我們早期畢業的校友多數能艱苦奮斗,面對困難,克服語文上的弱勢。因此第6屆同學有不少人躋身大機構、跨國公司、政府部門和其他必須具備英文能力的職場。目前,中化第6屆同學的網上論壇,所用的語文主要還是英文。這些從中化畢業出來的獨中生目前在網絡上,能以英文議論各種課題,但他們早期曾付出不少的艱辛。

曾在美國宇航局工作的陳維武校長說,他認識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任職的中化校友劉義強博士。劉義強是我們第6屆同學劉福林的兒子,目前是南洋理工大學機械與宇航工程學院的助理教授。

但願中化有了一位對科學和對語文教學有研究的校長,對學生是一種福氣。



以下是網上有關陳維武博士和太太許麗蓮博士的簡介:

许丽莲,澳洲墨尔本大学教育(社会语言学)博士,曾任台湾新店高中英语老师,马来西亚中化中学英语老师及英迪大学英语讲师,并在澳洲及中国从事英语教学及研究工作。现任英迪大学教育及培训顾问。

陈维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物理(大气物理)博士,曾在美国宇航局从事大气科学研究工作,并参与佛法中英翻译工作多年。现从事自由翻译及科技工作。



中化董事部成員與校長向校友拜年。

以下是本地華文報章的報導摘錄:

加強語文教學

陳維武校長披露,他上任後將着重加強語文的教學,尤其是致力塑造一個使用英語的學習環境,同時也鼓勵學生參與校外的科技創意活動。

,中化中學未來的辦學方向仍繼續以華文為主,國文及英文為輔,雖然他將在校園加強使用英語,卻不會改變獨中辦學的使命。

他表示,他與教導英語的老師率先以身作則,在校園內以英語溝通,並計劃培育一批種子學生,由他們推動這項計劃。

他說,除了加強語文教學及科技知識,本校不忘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這也是獨中辦學的根本。

陳維武也計劃日後與工商界合作,讓學生在假期實習,藉此對個人成長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所幫助,並進一步瞭解社會的實際運作。


Thursday, January 22, 2009

第4屆環球中化校友嘉年華會

南馬中化校友會主辦

南馬中化校友會主席張春昇在中馬校友會迎春聯歡會上致詞。



2010年第4屆環球中化校友嘉年華會將在南馬的新山舉行。

南馬中化校友會主席張春昇正月十七日到吉隆坡出席中馬中化校友會舉行的迎春聯歡會。他在會上呼吁中化校友到時踴躍參加由南馬校友會主辦的第4 屆環球中化校友嘉年華會。

張春昇主席透露,南馬中化校友會已成立一個籌備委員會,由藍耀璧校友擔任總策劃,籌備這項中化校友盛會。

陪同張春昇出席聯歡會的藍耀璧說,第一屆環球中化校友嘉年華會在北京舉行,生活在中國的中化校友帶着極大的熱忱投入工作,安排了專題講座和旅遊項目,成功舉辦首屆嘉年華會。當時約有250名中化校友參加。

他說,在新山地區,可選擇的旅遊項目不多,因此,就必須着重安排好專題講座。他希望各地校友提出建議,以便第4屆校友嘉年華會能舉辦具有吸引力和精彩的專題講座。

張春昇說,第2屆環球中化校友嘉年華會是在2002年於麻坡舉行。第3屆環球中化校友嘉年華會是在2007年於香港舉行,出席人數只有100多人。



同班的老同學相見歡。右是南馬新山的藍耀璧,左是吉隆坡的陳雪風。

Wednesday, January 21, 2009

喜慶不忘中化

拜訪福林嫂

福林嫂(右)帶領新婚的兒子劉義強與媳婦捐助中化教育基金,呈交支票給陳蘇弟校長(左)。劉義強現任南洋理工大學機械與宇航工程學院助理教授。



趁回麻坡之便,前往探訪福林嫂。

劉福林同學的長子劉義勇和媳婦還認得我是他父親的同學。

福林嫂高興地說,她的次子劉義強不久前結婚了。在次子結婚的喜慶日子,她不忘劉福林同學的母校,捐獻馬幣3千元給中化中學教育基金。在婚宴上,中化中學校長陳蘇弟代表中化接受捐款。

喜慶不忘母校,這是麻坡中化校友的優良傳統。去年和前年,第六屆的余國隆同學和邱文強同學娶媳婦時,也不忘捐款給中化母校。

記得劉福林同學生前曾告訴我,他的次子劉義強求學時期成績優越,有機會前往荷蘭大學攻讀博士。如今劉義強學有所成,不負父親的期望。劉義強目前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機械與宇航工程學院的助理教授。

我們這一屆同學的兒女,有不少人表現傑出。我們年紀大了,但喜看新一代精英輩出,也深感欣慰。劉福林同學在天之靈相信也會有這種感受。

劉義強學歷與研究領域:

LAU, Gih Keong. Assistant Professor. Division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School of Mechanical & Aerospace Engineering;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 Ph.D. -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Netherlands (2007)
  • M.Eng. and B.Eng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2001 and 1998)

Research Interests

Polymer actuator, electroactive polymer (EAP), microfabricatio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design, topology optimization, compliant mechanisms



Sunday, January 18, 2009

雪隆中化校友迎春聯歡

義賣陳人浩墨寶


劉雲天醫生(右)領取他標到的陳人浩墨寶。中間是中馬中化校友會主席周其輝。


中馬中化中學校友會17-1-2009於吉隆坡Bukit Jalil 舉行迎春聯歡。今年的特色是義賣已故中化校長陳人浩的墨寶以及揮春。

義賣陳人浩墨寶所得將充當中馬中化校友會子女學業獎勵金。當天劉雲天醫生出價馬幣RM3,500.00 買下這幅陳人浩校長的珍貴書法作品。

校友會主席周其輝致詞時指出,當前華社的劇烈內斗消耗華社精力,並呼吁以和為貴,平息華社的內部紛爭。

來自南馬中化校友會的代表也出席當天的聯歡會。


周其輝主席致詞。

聯歡會現場的揮春。

Thursday, January 15, 2009

中化會訊(5)出版

中化英才輩出

第5期中化會訊封面設計。


《中化會訊》第5期出版了。這一期會訊以《中化英才輩出》為主題,介紹三位中化英才。

中化校歌有一句:培植桃李門牆,英才輩出,巾幗流芳。的確,中化中學出了不少人才,對社會和國家作出貢獻。介紹各個領域有傑出成就的校友,有助於激勵現今的年輕中化學生,學習前輩的奮鬥精神,力求上進。

本期介紹1961年第六屆高中畢業同學的3 位校友。他們分別服務於國防科技業,世界級礦務跨國公司和教育界,辛勤工作並取得成就。

內頁的《中化英才生平介紹》

Monday, January 12, 2009

教育界:林金檳博士

南大開除.苦讀博士.服務馬大


林金檳博士夫婦。


林金檳博士奮斗歷程

在五、六十年代,華文中學的數學水準遠遠超越英文學校。麻坡中化中學高中第六屆畢業同學出了兩位數學博士。一位是留學英國的林金檳博士,另一位是留學加拿大的關麗意博士。

林金檳博士小時生長於麻坡的芭口,就讀芭口輔南華小。他的家境並不富裕,但靠他的毅力,在大學半工半讀,自力更生,終於在英國的大學考獲博士,並回到馬來亞大學執教,成為馬大數學系的副教授。

中學時期,林金檳就對數學特別興趣,勤加鑽研,加上當時的中化中學有好的數學老師,為他打下良好的數學根底。記得當年林金檳同學充當小老師,為我們這一屆的同學補習數學。

南大學生會副主席

1961年從中化中學畢業,林金檳雖然面對經濟的問題,他卻能想方設法,克服重重難關,決心進入新加坡的南洋大學。他向親戚籌了一些經費,並靠著一面在大學唸書,一面勤於教補習,通過半工半讀的方式就讀大學。

當年的南大正處於學潮風起雲湧的動盪時期,林金檳被捲入南大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中。在南大學生的推舉下,他被選為南大學生會副主席,成為學生領袖。他一面唸書,一面從南大校園趕下坡底去教補習,一面又要領導和參與學生運動。

19646月,一場大風暴襲擊南洋大學,政府派出大批軍警包圍南洋大學校園,大事搜查學生宿舍,扣留學生領袖。身為南大學生會副主席的林金檳難逃厄運,被捕入獄。

在這次逮捕行動中,有50多位南大學生領袖被扣留,南大學生會遭當局封禁。副校長莊竹林博士和文學院院長嚴元章博士被迫辭職。過後不久,百多名南大生被南大新管理層開除學籍。林金檳當然也在被開除的學生名單中。進入南大數學系僅有兩年,林金檳只能無奈地告別南大。

差點前往中國

林金檳遭扣留了兩個月之後,獲得釋放。雖然被逐出大學校園,林金檳還一心一意想繼續深造。他一面以教補習為生,一面自己加強自修。同時他不忘向國外大學提出申請,希望他能獲得國外大學接受。

遭開除之後,他有一度決定,要前往中國,繼續他的學業。他周圍的同學,有些贊成他這個決定,有些卻力勸他還是留在本國。本來他原已買好了前往中國的船票,最後一分鐘他決定聽取那些勸他留下的意見。如果當時林金檳保持原有的決定,他的命運將完全改寫。那時期中國正要走上文化大革命的道路,批斗盛行,回去的東南亞華人學生通常是求學深造無門,下鄉勞改就有份。

林金檳有一度獲得紐西蘭大學接受他入學,但由於他在政治部裡有案底,申請簽證被拒。最後幸運之神來自英國,當時學生到英國求學不用簽證。英國的蘭卡斯特大學不只接受林金檳就讀,同時還安排英國文化協會的獎學金,讓他免交學費。

越級一舉考博士

1968年,他終於結束了在新加坡四年的教補習生涯,買了最便宜的飛機票,飛往英國深造。他說,他當時僅攜帶幾年來在新加坡教補習儲蓄下來的幾千元馬幣,估計只夠一年的生活費。

他說,雖然他當時只在南大數學系唸了兩年,未完成學業,但英國這間大學知道南大數學系的水準,讓他有個機會進入大學一項為海外學特別設立特別的課程。南大另一位遭開除的數學系學生比林金檳早進入蘭卡斯特大學,他的成績讓大學當局對南大的學生有信心。

林金檳就讀的課程為期一年,其程度與範圍其實與學位最後一年的課程相同。不過他唸完後不能獲得正式學位,只能擁有文憑。一年後考試,林金檳竟然考獲最佳的成績。

唸完了第一年,林金檳又要為第二年的生活費苦惱。然而幸運之神再度眷顧,他的系主任察覺到這位學生有難題,主動地詢問他是否需要協助。林金檳將實情相告,這位系主任就幫他申請獎學金,讓林金檳能安心地繼續唸書。

雄心勃勃的林金檳選擇跨越攻讀碩士這一階段,直接攻讀博士。最後他證明了他的能力,以3 年的時間考獲數學博士。

一位獨中生,就讀南洋大學僅2年,進入英國大學,前後只花了約4年,就考獲博士。這不是一般學生所能辦到的。

服務馬大24

1971年年底回馬來西亞,機緣巧合下,林金檳又遇上機會,讓他順利地進入馬來亞大學,成為數學系講師。

1969年發生5.13事件後,不少外籍的馬大講師教授離職回國,留下了空缺。他說,馬來亞大學在1970年開始聘請學術有成的南大生,到馬大當講師。他是1971年另一批獲馬大聘請當講師的南大學生。回國後,他去見馬大數學系系主任,順利地受聘請,於1971年年底擔任馬大數學系臨時講師,並於半年後成為正式講師,最後成為數學系的副教授。

從講師到副教授,林金檳在馬來亞大學服務了近四份之一世紀。他於1996年榮休。

一位來自麻坡鄉區芭口的學生,一位被南大開除的學生,依靠他堅韌不拔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取得驕人的成就。這也是麻坡中化中學的榮耀。


Sunday, January 11, 2009

沉默大多數的心聲

華社不能再鬧了
勇於內斗損失大




董總主席葉新田在新紀元學院學畢業典禮上遭毆打。

幾位雪隆區中化老校友每周定時在一起喝早茶。他們對最近我國華教人士內斗越演越劇烈感慨萬千。

有位同學說,過去華教人士勇於面對外部威脅,不惜犧牲個人,堅持捍衛華教。如今的人卻勇於內戰,不顧華教整體利益,重權與名,缺包容大量,不惜訴諸劇烈的言詞,甚至劇烈的運動。

其他同學都表示同感。他們說,其實在華社當中,大多數人都有這種感受。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希望那些勇於內戰的人能聽到沉默大多數的心聲。



Tuesday, January 6, 2009

有活力的老同學

曾正平的感受


曾正平夫婦(前)在馬六甲 A' Famosa 與老同學一起唱中化校歌。



曾正平同學對2008年第六屆同學十大事件作出反應。他覺得,過去一年來的活動顯示我們這一群老同學仍然有活力。

作為農業學家,他還經常到鄉野地區,為果樹植物醫治奇難雜症,深受果園園主的歡迎。最近他才去泰南合艾,為當地的橡膠種植人設法解決樹膠生產帶來污染及如何把廢料轉為肥料的問題。

他對老同學結伴到野外參觀果園的一日遊活動特別有興趣。因此他特別提起去年老同學的勞勿榴槤之旅和寧宜的龍貢之旅。看來,今年我們應再組織這類活動,讓同學到鄉區,有新鮮水果品嚐,又能呼吸野外清新空氣,增進健康。

曾正平寫道:

Heaving read our top 10-event for the year 2008 as reported earlier, I really marvelled our this 61 CHHS group. They were energetic that no wonder even the outsiders also admired and attracted to their activities. Possibly, I may equate our class 61 CHHS group as "Senior wargamas" club, since all of us have marched in to their 60s, so as to gain more respects and privileges in our society.

I actually would like to add in two affiliated minor activities taken place outstation last July and August i.e. (a) the durian tasting session in Raub, Pahang, and (b) the Yik Tong sister's orchard visit in Linggi, N. Sembilan. Other than having so much choices of variety of fruits, the trips have also brought us back physically to the kampong life even with a short half day stay. It has a good change in our dull urban living.

While enjoying our delicious potluck dinner, we found that Chin Hwa who retired on 31/12/2008, has stayed on to his Lee Rubber Co. job for 45 years. His first job is the last job. We also found out that Lily has a long teaching career for 43 years. Who say such a life long employment is only owned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Japanese?!

Finally, our big countdown ushering the new 2009 year by watching the firework right in front of the 20th floor of Hong Hee condominium. It was so near, so clear and so colourfully exciting. The most attractive firework I have ever witnessed. HAPPY, BRIGHT AND COLOURFUL 2009 new year to every body.

Our excitement alerted our good old classmate Chang Er who was deep asleep far in Sydney, Australia. He was connected through phone and he could not withhold his happyness by shouting HAPPY NEW YEAR to every body.

Last but not least, I think owe our great SYABAS support to our 3 pillar-members Hong Hee, Thai Heng and Cheong Hiang. Give them a thumb-up credit, really without them our scheduled activities would not be that successful.

Regards,
Chen Chin Peng

Friday, January 2, 2009

3位老同學退休


三位老同學結束40多年的職場生涯,於2009年 1 月1日正式退休。余國隆(左)和王景華(右)常在老同學聚餐時引吭高歌。

余國隆贈《馬來西亞華人的貢獻》一書給李慧貞、林倉貳夫婦。



余國隆(左)於1960年登上東甲金山頂峰。王景華同學(右圖左)於退休的前數小時,與十多位老同學相聚,迎接2009年的降臨。



歲月不留人,2009年伊始,中化高中第六屆有3位同學同一天退休。

他們是馬來西亞橡膠廠商公會前主席的王景華同學、馬來西亞棕櫚油廠商公會前主席余國隆同學。一位是終生獻身於橡膠業,另一位是終生獻生於棕油業,兩人都取得傑出成就。

第三位是個女同學,終生獻身於醫療護理的李慧貞。她從普通護士做起,後期全力投入和參與尖端醫療工作,在澳洲醫院從事移植幹細胞,治療癌症的醫療工作。

在南益工作45年

王景華離校後,在樹膠業工作了45年。余國隆的職業生涯為42年 7個月。李慧貞離校後投身護士業,前後也是40多年。

王景華同學於中化中學高中畢業後,便進入我國著名的南益樹膠公司。他從一而終,在南益公司一幹就是45年,終身為這家歷史悠久橡膠企業服務。

退休前夕,他告訴我,在公司服務了這麼久,現在要離開了,真是感慨萬千。

一生與棕油共舞

余國隆同學畢業於南洋大學化學系。在4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有38年是從事與棕油有關的行業。
南大畢業後,余國隆先到彭亨州雲冰鐵礦公司工作。離開鐵礦公司,他投身南順公司,踏上棕油行業。他在南順工作了17年,於1985年被公司調派至巴生負責聯洲特製油脂有限公司(Intercontinental Specialty Fats)。

在余國隆的精心策劃和主持下,聯洲特製油脂有限公司迅速擴展,最後遷移至目前位於雪州龍溪,成為馬來西亞250大公司之一。

聯洲特製油脂有限公司每月的營業額高達2億元,一年的營業額超出20億。余國隆說,每天有一百輛油槽車運載棕油進入他的工廠,有一百輛卡車運載產品出廠外輸。每天卡車進進出出位於龍溪工廠,十分繁忙。

問他在棕油業取得成就的秘訣何在,他說:靜靜工作,什麼都做,埋頭苦幹,各種技術研究工作,生產工作,市場工作,都關心,都細心鑽研。

在他退休前夕,他在電話上告訴我,以後可以在星期天早晨邀他到附近的敦伊斯邁公園一起晨運。


認真嚴格對待工作

李慧貞同學畢業後,受訓成為一名護士,在吉隆坡中央醫院工作。1969年發生5.13事件時,在暴動中的死傷者源源送到中央醫院,她日夜不眠,前後72小時不停地在醫院救護送到醫院的傷者。

70年代末,她全家移居澳洲,在澳洲悉尼醫院工作,直到退休。

以下是她先生林倉貳同學對李慧貞的工作和她對待工作的態度所作的描述。

In her professional life, Ann has had encountered many forms of deviant social behaviour in hospital. I dare also say she has seen more real human body parts in health, in disease, and in mutilated forms than any of us in Class61:

She is one of the most caring people I have ever-known. The care she gives sometimes reached the point of hurting herself. It shows in the way she pain-takingly tailored treatment regimens of stem cell transplant for her patients with haematology malignancy. I can also cite how she cared in GHKL for the victims of May 13 in 1969. In addition, she cares also for the wellbeing of those who come in contact with her socially.


At work, her toughness with kindness has certainly won her many emotional attachments, chocolates and flowers. She and her team divert people's blood, separate it into components, take some of them out, and return the rest back to their system. She and her team also do stem cell therapy which is exact and complex. People die if things go wrong. If Hong Hee needed to kick people's ass so that no explosion occurred in Shell's plants, her toughness in the hospital is well justified.

Chong Lee

近年來由於年歲原因,李慧貞己感力不從心。她道:

I have slowed down a lot and feel tired easily due perhaps to age,

Just as most of us would say in this stage of our life: "Remember in those days... (Or once upon a time...).."

Yes, I could no longer work 72 hours non stop without feeling
tired like what I did during May 13 incident in 1969 while I was working in
GH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