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黃楚綿董事長.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黃楚綿董事長. Show all posts

Friday, September 4, 2009

黃董事長的〞成績單〞(三)

專訪黃楚綿董事長

文:愛薇




:对了,再过三年,母校即将迎来百年校庆?就不知道您可否稍微透露一下你们的筹备计划?

:虽然还有三年,但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的工作很快就要展开了,只等新一届董事会就任之后。

插言:明年是第三届全球中化校友嘉年华会,东道主是柔南中化校友会。我个人倒是有个小小建议,如果你们有意请分散各地校友供稿的话,这个是个很好的机会,相信可以约到许多猛稿或有意义的文章,特别是一些具有历史性的。

:说得有道理。无论如何,百年校庆是个非凡的日子,相信董事部所有成员都会积极去筹备。

:最后一个问题想请教的是:对于母校的未来,董事长不知可有什么特别的期许?

:我个人有这么一个愿望,如果中化要发展,一定要想办法以校养校。现在母校每年不敷二三十万元,虽然最后都能成功的填补,可是,为长远计,我还是蛮欣赏马六甲培风中学他们发动,由专业人士所处理的“培风基金”,他们是通过填写遗嘱、购买保险,然后从中拨出多少,捐献给基金。

因为这是公众的钱财,要成立基金是需要得到政府的允许才可以操作,手续是不简单

还有,明年教师薪水也需要做出调整,学生学费要适当的增加。除了期望学生年年大幅度增加外(我校可以容纳两千多名学生),也希望校方能够注重师资培训,学生因材施教,如喜欢音乐的、喜欢科学的,可以给予特别的指导,发挥他们的长处,以便达到我们之前的标语:
“才育培训,迈向国际。”

非常感谢董事长在百忙中抽空接受本人的访问。我们也希望母校在新一届董事会各个成员的努力、合作下,中化中学迎来它另一个里程碑。相信这不仅是本人的期盼,也是所有中化儿女的殷切期待。

黃董事長的〞成績單〞(二)

專訪黃楚綿董事長

文:愛薇


黃楚綿董事長(前排右二)推動96周年校慶百萬助學基金籌款活動,取得優良成績。


:您对自己在任期间说交出的“成绩单”还满意吗?

:我不敢说满意,但我的确已经尽了最大的能力。从1990年到2009年的这段期间。无论是学校的软体或硬体设备,我们都做了适度的改善。

筹募800多万义款

其中有几项值得一提的是:母校90周年校庆的启智联建基金万人宴,礼堂扩建的广招永久会员,北京艺术杂技团为科学楼兴建的演出,96周年的校庆助学金千人宴等,单是这四次活动就筹募了八百多万的义款,成绩斐然.;至于硬体方面,最重要的,当然是科学楼的完成、礼堂扩建及冷气化后,每年可以收到十多万的租金.

另外我要特别在这里指出的是,我们已经决定跟林瑞宗会计公司合作,以便进行一项内部审查及行政系统化的计划,希望有助于行政工作的简单化和系统化。

加强英语教学

还有另外一件事是:我希望母校若要跟做潮流走,一定要加强英语教学,这也是家长的反映。因为我们获悉我们的学生一旦毕业到国外升学时,往往面对英文能力欠佳的投诉,就是无论在讲、听方面。当然这也许是由于环境关系,不过加强英文的教学是有利无弊的,何况独中向来三语并重的学习。

插言:我想请问董事长:母校每年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到底有多少?

:至少有80%到各大专院校深造,算是蛮高的。

Wednesday, September 2, 2009

黃董事长的〞成績單〞(一)

專訪黃楚綿董事長

文:愛薇


前董事長黃楚綿(左)和前校長陳蘇弟。


(按:這是中馬中化校友會會訊主編愛薇專訪中化中學前董事長黃楚綿的報導。黃董事長在訪談中總結他任董事長期間所推動的工作,暢談他交出的〞成績單〞 。)



曾经听过有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独中校长不是人做的。

我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独中校长责任重大,既要应付校内繁重的行
政,也要面对外面突发事件,包括政府的、社会的,还有家长方面。因
为独中是被排拒于我国教育体系之外,不但要想方设法自力更生、生存
、发展,还得与董家教建立顺畅的沟通管道。

其实,所有为独中服务的董家教成员都不轻松,若不是基于一份献身精
神,一份关怀下一代的认知,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选择进入这个领域,薪
酬也不是很吸引人。当然,一所独中的成长和发展,董事会是举足轻重
的关键组织,这倒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母校中化中学也不例外。

连任三届董事长的黄楚绵,是低我一届的学弟,趁着他卸任在即,我约
他做了个访谈,谈谈他这六年在任期间的一些个人心得和感受。董事会
既然是个团队,当然每个成员都能做出贡献,发挥一定的作用,但身为
团队的“领头羊”,扮演的角色肯定会来得吃重。下边是我们当日的访谈
主要内容:

问:卸任在即,请问您现在的心情如何?还有,您个人认为作为独中董事长,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答:我现在是以平常心来面对这个任务的完成。这就像一个火车乘客,到站了,就要下车。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一个董事长担任多少年一定要“鞠躬下台”,但是,大家都记得1990年前董事长,已故拿督刘春源做过这样的建议:当你在任时,你不妨尽力而为,两年、四年后,就下来让位给新的人去做,不要占位太久。我本身就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我在当了两届之后,本想退下,但接任者因为还在担任其他社团的重要职位,希望我再续任一届。

刚才你提到作为独中董事长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个人认为首先你必须爱这个团队,认同它,你才愿意为它做出贡献。

我感到庆幸的是母校的董事部成员开始慢慢年轻化,年轻不是坏事,最要紧是能够结合资深和年长董事的丰富经验,做起事来肯定事半功倍。我想,作为董事部成员,一定要有亲和力,跟校方诚恳的沟通,让对方感觉你不过是要协助校务发展,而不是在干涉校政,大家守着各自的本分和任务,目标一致,这样,分工合作下,很多事情,即使很棘手的也都能够迎刃而解。

我从1990年开始担任董事,然后是校务主任、总务、署理董事长到董事长,一路走来,我自己感到欣慰的是,跟校方的沟通还是不错的。团队成员也很配合,这从过去几项大型筹款的成绩都超过预定目标就可以得到印证。不过,我觉得还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学生的增加人数,比起邻近的独中还是差强人意,不够显著。

我们也曾经做出种种的努力,包括远至东海岸去招生,也到附近的华小去开说明会和派表格,可惜反应不是很理想,这点我们还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