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7, 2010

陳培仁出席元宵團聚

三訓導主任會見校友


陳培仁佳作:巴里島廟會。

陳培仁老師2001年遊沙巴神山公園。



陳培仁老師將出席元宵中馬校友大團聚餐會。校友期待今年的新春校友聯歡會比往年熱鬧,因為有三位母校前訓導主任答應參加今年的元宵團聚。他們是90歲的曾鳳相老師、78歲的陳培仁老師和72歲的卓維美老師。

服務母校48載

陳培仁老師一生以48個青春獻給母校,與中化中學結下不解之緣。他小時就讀中化小學,在中化中學唸初中和高師。台灣師大美術學系畢業後,他返回母校執教,一直在中化中學當老師,並於1992年退休。然而,他退而不休,還到母校兼課,迄今還在中化授課。從1962年開始到今天,陳培仁老師服務中化前後近半個世紀。

在中化中學執教期間,他除了擔任美術老師,一度曾出任副訓導主任。他為中化培養了不少藝術人才,在美術、廣告和攝影等領域服務。

記得1953年我在中化小學唸四年級時,陳培仁是中化高師班的學生。逾半個世紀後,有機會與陳老師在麻坡共進午餐,回憶過去的歲月,算是有緣。

陳培仁老師告訴我,唸高師時,由於中化小學無空缺,他一度被派到玉謝培英小學教學實習,後來才回中化小學實習。

80大壽開個人畫展

他說,他是馬來亞獨立後第一批前往台灣留學的馬來亞學生。1957年8月27日,他與其他同學一起啟程,前往台灣求學。抵台時,台灣的報章以大標題歡迎馬來亞的學生到台留學。

(左圖是1958年陳培仁在台師大美術系課室)

陳培仁老師告訴我,他有一個心願,計劃在慶祝80歲大壽時開個人畫展。

他說,他在70歲時,於2002年在麻坡舉辦了一次個人畫展。2012年,他將年屆80,他會再度開個人畫展。同時這可配合中化中學的一百周年校慶紀念,使這個畫展將更具意義。

陳培仁老師說,目前,他是從《無求》和《從心》出發,作畫和創作。人若無求,便能潇灑,相信陳老師會創作出更多佳作。

陳培仁老師曾擔任多屆麻坡藝術協會主席職位,努力推動麻坡的藝術文化活動。日前中馬中化校友會代表回麻拜會母校老師時,陳培仁老師正忙於主持麻坡學生揮春比賽,引導年輕一代熱愛書法,繼承華族傳統文化。

多位師長答應出席今年中馬中化校友會主辦的元宵盛會。看來這將吸引眾多的校友聚首一堂,增強中馬中化校友的凝聚力。

陳培仁老師(中)在麻坡與鄭昭賢和邱文強(右)共進午餐。

故鄉河畔:陳培仁1980年作品。

Saturday, January 16, 2010

告別陳蕾士老師






















左為麻坡南洲詩社的花圈,陳老師是南洲詩社創辦人。 右為中化中學高中第六屆同學的花圈。


為送古箏演奏家兼中國音樂史家陳蕾士老師最後一程,中馬中化校友會代表正月十六日早上南下馬六甲。

校友會代表蔣充溪、蘇鳳喜、鄭昭賢和陳麗莉到馬六甲聖芳濟小堂,瞻仰老師遺體,默默祝福老師安息。站在棺木旁,回想一年前老師還與校友談他的處世哲理,強調人生應追求精神上的幸福。

校友會代表親切慰問陳老師的家人,聽他的女兒陳婉南和孫女談老師臨終前不久才與香港的得意門生吟詩作對,並獲學生贈送祝壽詩。

陳蕾士老師的靈前正中,置放他的學生,香港中文大學林翼勳博士不久前寫給恩師的一首祝壽詩。詩中寫道:

天地古今吹半吷 物情世態茶一壼

達觀達道孰能及 洞徹天人是真儒




得意門生林翼勳博士的挽聯。


靈前憑弔。雪隆中化中學校友與陳蕾士老師女兒陳婉南(右三)和孫女(右二)。

鍾靈中學前學生與雙溪大年朋友特地從北馬前來出席陳蕾士老師的葬禮。

Wednesday, January 13, 2010

懷念陳蕾士老師

《樂生》與《理得心安》


陳老師在2008年師生團圓晚宴上發言。這是他人生最後一次公開演說。

師生歡聚,前排右四為陳蕾士老師。

A'Famosa 團聚大合照。前排中是陳蕾士老師。

陳蕾士老師(前桌右五)與校友高唱中化校歌。



陳蕾士老師與世長辭,然而他講過的兩句話深印腦海。

49年前,當我們高中畢業,即將離開母校時,陳蕾士老師為學生在他們的師友
留言紀念冊上題詞,別具創意。他以柔中有勁的書法,為每一位要求題詞的學
生寫上《樂生》兩個字。

他以《樂生》兩個字勉勵剛畢業的學生,快樂地對待人生,追求快樂的人生。

兩年前,我們與陳老師再見面,再續前緣。陳蕾士老師又向我們談他的人生
哲理。他告訴我們,他追求精神上的幸福,並達到了高壽長命。

他認為,《心安理得》這句話應倒過來改為《理得心安》。
他說,他一生處世為
人重視理得,重義輕利,因此活得心安,年老时內心十分幸福,心曠神怡。因
此,他的人生不只達到長壽,同時也獲得幸福。



吉隆坡的雷大慶校友寫道:








This morning as I was climbing down the hills after my morning exercise I received a call from Zhao Xian who told me old teacher Chen Ruis passed away this morning at his home in Malacca.

The passing away of our old teacher Chen Ruis is not a surprise because he was already so old. But his attendance at our meeting at Al Famosa gave us some precious time to be with him.

I still remember the day when I went to his house to fetch him for the meeting at Al Famosa together with Chang Er he appeared to be pleased. He was apparently pleased to meet old headmasters Shee Chi Li and Lim Hong Du and many others of Class 1961 again. I think together we reallly had a good time.

His retirement must be a lonely one, partly because of his health and party because of his own choice. I will always remember him as the most scholarly teacher who could play very well the ancient Chinese harp. I saw his performance at the Sultan Jubilee Hall at Muar years ago when he was teaching at CHHS, that was very good.

May he rest in peace.

Thai Heng

澳洲悉尼的林倉貳校友向陳蕾士老師敬茶。


澳洲林倉貳校友寫道:

May he rest in peace. We were privileged to have him as one of our CHHS teachers. His attendance at our reunion in Malacca might well be his last public engagement. We ought to be thankful.


CL



2008年3月底,師生團聚,敘舊言歡。

古筝老琴士陈蕾士── 清居、长寿、幸福

按:

陳蕾士老師與世長辭了,中化中學高中第六屆畢業同學深深懷念他。

約50年前,陳蕾士是我們在中化中學高中時期的文史老師。兩年前,第六屆同學與陳老師重續前緣。

農曆新年間,同學到陳蕾士老師府上拜年,到馬六甲餐館進餐敘舊。2008年3月底,陳蕾士老師欣然接受邀請,到馬六甲A'Famosa度假村參加第六屆同學的大團聚盛會,並在會上發表談話,與前學生度過歡愉的一天。

此情此景還歷歷在目,但陳老師已蒙主召恩。僅此重新編輯和張貼這段時期陳老師與第六屆同學往來的記錄,以表懷念。


以下是2008年初寫的陳蕾士老師與第六屆同學往來的報導:


馬來西亞麻坡中化中學是一間己有96年歷史的華文學校。早期,中國南方的福建和潮州一帶,不少人背井離鄉,南來麻坡地區。他們披荊斬棘,開荒墾殖,對麻坡地區的開發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同時,一些中國文化界人士也南飛,在麻坡地區散播中華文化種子。古箏家陳蕾士老師是其中的一人。陳蕾士是在日軍侵略中國時,到馬來亞避難。後來還有不少中國的文化人在中國內戰時期來馬來亞,在這片土地上傳播中華文化。這些來自中國的前輩老師對中化中學的貢獻巨大。

依照華人尊師重道的傳統文化,作為中化中學的學生,我們要對這些老師們表示敬意。

96年以來,中化中學培養出不少人才。中化中學校歌歌詞寫道:巍樓高峙麻河旁,柔佛最高學府,培植桃李門牆,英才輩出,巾幗流芳。


陳蕾士歡慶九十大壽在家留影。


拜會陳蕾士老師(左),師生親切交談。


2007年11月初,我到古城馬六甲。此行的目的是為著拜訪中學時代的陳蕾士老師。陳老師是位潮州才子兼古箏專家,曾在母校麻坡中化中學執教前後長達20年。

1961年,當我在麻坡中化中學唸高中三年級時,陳蕾士是我的班主任,是我們的中 文課和歷史課的老師。他擅長演奏古箏,精通中國音樂史,在當時已頗有名氣。

自離開母校中化中學後,我一直沒有機會與陳老師見面。如今陳老師已達90歲高齡 ,我很想去探望他老人家,與他坐坐聊聊。

扺達馬六甲葡萄牙村附近 Ujong Pasir 的花園住宅區,我們找到了陳老師的住家。 按了門鈴,出來開門的正是身材高瘦,風度翩翩,舉止文雅的陳蕾士老師。46年彈 指一瞬間,他的風采依舊,談吐姿態有如當年。


詩書琴畫氣息濃

我很高興地見到這位老師,這位潮州才子兼古箏名演奏家。看來他的健康還挺不錯 ,思維清晰,十分健談。

陳老師帶領我與我太太陳麗莉進入他的書齋兼琴室。只見室內佈置得十分雅致,充 滿詩書琴畫氣息。壁上掛著一幅不久前友人為他慶祝90歲大壽的照片。陳老師在照 片中身著中裝,手持扇子,風度翩翩,怡然自得。照片上方題兩行字:「薇齋九十高齡古城清居之影─── 琴士自娛足以忘老」。

窗下擺著一台古箏,側面壁上掛著華人傳統樂器,樂器下有一幅字畫,寫著:「茶韻悠長,琴味厚,獨居清趣老來壽」。

此外,壁上的牆架,擺著各式各樣的紫砂茶壺,稀有樂器、瓷器和我未見過的古玩 。茶几上擺著潮州工夫茶茶具。

坐定交談時,陳蕾士老先生滔滔不絕暢談他的人生哲學,講解詩詞,以及他的人生道路。

他說,他的人生已達到高壽長命,邁入九十歲的高齡。他說,在華人文化中,九這 個數字代表高境界,因此有九州、九天、九流等這些詞。

他不只已達到長壽,同時還獲得幸福。但這不是物質上的幸福,而是精神上的幸福 。他認為,心安理得這句話應倒過來寫成理得心安。他重視研究人生哲理和宗教理 論,有宗教信仰,因此處世為人能理得,重義輕利,因此活得心安,年老時內心十 分幸福,心曠神怡。

他目前住在馬六甲的Ujong Pasir 濱海區。女兒住在附近,每天來照顧他,送飯到 他家。一個兒子在加拿大,另一個兒子住在泰國,不能常來看他。

日軍侵華 南逃馬六甲

陳蕾士老師回憶道,1938年日軍攻打中國,逼近潮州,他逃到馬六甲避難,在馬六甲教書,結識了沈慕羽。當時他才21歲。但是過了不久,日本人南下攻佔馬來亞,他被迫到鄉下生活避難。

戰後,他先後在檳城鐘靈、新加坡公教和麻坡中化中學教書。從1951年,他到中化中學,在麻坡住了20年,才去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執教。

離開台灣文化大學後,他應香港中文大學的聘請,擔任音樂系教授。在香港中文大 學教十多年書,75歲時正式退休,返回馬來西亞,住在北馬雙溪大年兒子處。三年 前才移居馬六甲。

老人與古董

他說,當年他喜好收藏中國文物古董,那時中國在共產黨的統治下,常搞各種運動 ,不停地批斗,破壞文化古物,不懂得珍惜古代文物。這讓他有機會很便宜地收購 到很珍貴的古董。他擁有明朝、元朝,甚至宋朝的古箏。我問他,六、七百年的古 箏還能彈奏嗎?他說,能 。

他說,這些古董現在價值高了。識貨的朋友找他,他賣了一些,賣古董所得的收入 足夠他支付退休十多年來的生活費 。他說,例如,一個明朝古琴他才賣10萬元,如 今市價已達上百萬元。

陳蕾士說,三年前,他到馬六甲定居,不想讓太多人知道。他想過清靜的生活,不想太多的社交活動。後來沈慕羽得知他來了馬六甲,通知他的女兒,想來見他。他認為沈慕羽比他大幾歲,自己應該先去拜會沈慕羽才是,於是便到沈慕羽處。沈慕羽的社交廣,生活忙碌,見面時就接到打來找他的幾個電話。陳蕾士覺得自己與沈慕羽不同,自己愛清靜,愛過悠然的生活。

陳蕾士老師說,他平時在這間書齋中喝茶、聽音樂、彈琴。不過如今年歲高了,手 指反應較慢,彈奏出來的音樂就不如以前錄下的自己演奏之音樂。

這位90老人琴士就是這樣在古城清居、在薇齋中喝茶、彈琴自娛,獨居清趣,怡然自得。

請點擊下面的網址,可以欣賞陳蕾士的古箏演奏,有《高山流水》等。

陳蕾士演奏《高山流水》

請點擊:

http://cdzwby.music.hexun.com/M569973.html


書齋上掛華人傳統樂器。

倒茶招待客人(左下)。 書齋內收藏的古玩和紫砂茶壺(右下)。






































向古筝家陈蕾士老师拜年

按:

陳蕾士老師與世長辭了,中化中學高中第六屆畢業同學深深懷念他。

約50年前,陳蕾士是我們在中化中學高中時期的文史老師。兩年前,第六屆同學與陳老師重續前緣。

農曆新年間,同學到陳蕾士老師府上拜年,到馬六甲餐館進餐敘舊。2008年3月底,陳蕾士老師欣然接受邀請,到馬六甲A'Famosa度假村參加第六屆同學的大團聚盛會,並在會上發表談話,與前學生度過歡愉的一天。

此情此景還歷歷在目,但陳老師已蒙主召恩。僅此重新編輯和張貼這段時期陳老師與第六屆同學往來的記錄,以表懷念。


以下是2008年初寫的陳蕾士老師與第六屆同學往來的報導:




中化中學1961年高中畢業同學到陳蕾士老師(右四)家中拜年。


年初二,來自吉隆坡、麻坡、新山和馬六甲的一批老同學前往馬六甲向91歲的陳蕾士老師拜年。

麻坡中化中學第六屆高中畢業(1961年)同學決定於今年3月30日在馬六甲 A Famosa度假村舉行大團聚。這項離校47年的老同學大團聚活動,不僅是為促進老同學的情誼,同時也要發揚華族傳統的價值觀──尊師重道。

我們一行 9 人不只向陳老師拜年,同時也邀請陳蕾士老師出席3月30日在馬六甲 A Famosa度假村的大團聚。陳老師欣然接受我們的邀請,準備到A Famosa度假村與前學生歡聚一堂。

他說,能見到以前的學生,能與以前的同事朋友見面相聚,當然高興。

不過,他有心無力,無法接受在現場演古箏或當場揮毫寫對聯的要求。他說,已經91歲了,手乏力,反應慢,彈不出好樂曲,寫不出好字。

在新加坡的徐其禮校長和林鴻圖校長也接受邀請。徐其禮是1958年我們這批學生初中三年級畢業時的校長。林鴻圖是1961年我們高中畢業時的中化中學校長。

陳蕾士老師記得徐其禮校長和林鴻圖校長,並期待到時與他們相聚敘舊。

陳老師說,在他年屆七十古稀後,他就少出外應酬,因為他的時間己有限,十分珍貴。他喜歡靜,喜歡留在家中看書。他說,年歲大了,看書的體會與年輕時有很大的不同。

陳老師感嘆地說,他現在的問題是〞耳不聰,目不明,己經是不聰又不明了〞。其實雖然他的聽覺欠佳,眼力不很好,但他的思維很清晰,說話條理分明,還是出口成章。細心聽他的言談,話中常含有人生哲理,同時遣詞用字具有詩詞的格調。

拜訪陳老師的幾位同學是來自吉隆坡的雷大慶夫婦、鄭昭賢夫婦,馬六甲的田春香與先生,來自新山的林清泉夫婦和麻坡的邱文強同學。

過後我們請陳老師與我們一起到古城餐館撈生進餐,陳老師持手杖同行,步履雖慢,但還穩健。

向陳蕾士老師敬茶

校友飲水思源尊師重道

倉貳博士(左)向陳蕾士老師敬茶。中坐者是林鴻圖校長。



林金檳博士(右)向徐其禮校長敬茶。

敬茶後,三位博士站在三位師長後合照留念。後排從左至右為蔡鴻
禧博士、林倉貳博士和林金檳博士。前排從右至左是徐其禮校長
陳蕾士老師和林鴻圖校長。




按:

陳蕾士老師與世長辭了,中化中學高中第六屆畢業同學深深懷念他。

約50年前,陳蕾士是我們在中化中學高中時期的文史老師。兩年前,第六屆同學與陳老師重續前緣。

農曆新年間,同學到陳蕾士老師府上拜年,到馬六甲餐館進餐敘舊。2008年3月底,陳蕾士老師欣然接受邀請,到馬六甲A'Famosa度假村參加第六屆同學的大團聚盛會,並在會上發表談話,與前學生度過歡愉的一天。

此情此景還歷歷在目,但陳老師已蒙主召恩。僅此重新編輯和張貼這段時期陳老師與第六屆同學往來的記錄,以表懷念。


以下是2008年初寫的陳蕾士老師與第六屆同學往來的報導:



(馬六甲31日訊)為發揚華族傳統的尊師重道文化和加強老同學的聯系
,麻坡中化中學高中第六屆畢業同學3月30日晚假馬六甲A"Famosa度假
村團聚,並舉行向師長敬茶儀式。

贊助老同學大團聚的龍合企業董事長拿督劉春源同學在致歡迎詞時強調
,這項向年邁師長敬茶的簡單儀式,是要表達同學的感恩心意,感謝師
長當年無私的奉獻,教導同學,使同學們掌握知識,懂得做人的道理。
拿督劉春源的演詞是由他的兒子劉裕興代宣讀。

三位中化中學前師長出席這項盛會。他們是現年91歲古箏家陳蕾士老師
。82歲的中化中學前校長徐其禮和78歲的中化中學前校長林鴻圖。陳蕾
士老師現居馬六甲,兩位老校長定居新加坡。

第六屆畢業同學當中的三位博士代表老同學進行敬茶。他們是蔡鴻禧博
士、林倉貳博士和林金檳博士。三位博士以華族傳統的茶具,恭敬地送
上一杯茶給在台上的校長和老師,表達感激和不忘當年師長的教導。

蔡鴻禧博士是石油業的專才。林倉貳博士在澳洲醫院服務,長期參與檢
測腦電波的醫學研究。林金檳博士是前馬大數學系副教授。

拿督劉春源在致詞中說:〞

離開中化中學母校近半世紀。今天,我們有機會攜帶兒孫,與當年教導
我們的師長和老同學相聚一堂,這是緣份,也是福氣。

在先輩們的努力下,我們這批老同學有機會接受華文教育的薰陶。今天
我很高興的看到,大家都是子孫滿堂,大部分人也都頗有成就。我們應
秉承先輩們發揚華族傳統文化的精神,關心教育,關心民族与國家前途
。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不忘回饋社會。這是我的期望與心願。〞

拿督劉春源表揚老同學拿督余國隆和邱文強同學不久前為兒子完婚,就
捐獻不少款項給母校中化和麻坡其他的學校和團体。

他認為,這種風氣應加以發揚。

他說,他希望能盡自己的綿力,做一些公益事業。因此3月29日晚兒女
們為他們夫婦慶祝結婚41周年紀念時,他宣佈捐獻總數39萬令吉的款項
給麻坡利豐港培華獨中等學校和團体。

總共有170位第六屆高中畢業同學和他們的兒孫出席這項充滿溫馨的晚
會。

Tuesday, January 12, 2010

恩師校友共慶元宵

中馬麻坡人大團聚

曾鳳相老師(90歲)夫婦。


學生時代的曾鳳相(左)和擔任中學校長的曾鳳相老師(右)。










今年返回中化中學執教的卓維美老師(左)
大學畢業時的卓維美老師(右)


今年元宵佳節,中馬中化人將大團聚。為發揚尊師重道的華人傳統文化,中馬中化校友會決定邀請前中化老師出席團聚餐會,與校友相聚一堂,歡聚敘舊,共度元宵。

中化中學不同時代的兩位訓導主任準備出席元宵團圓餐會,期待師生重逢相聚,暢敘情誼。

他們是現年90歲,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的曾鳳相老師,以及台灣大學畢業,在華文中學任教逾40年的卓維美老師。這兩位老師前後在中化中學擔任訓導主任,監督學生遵守紀律,培飬良好的品格。幾十年後,他們將與受過他們管教的前學生會面,再繼前緣。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未,曾鳳相老師從馬六甲的育民中學前來麻坡中化中學,出任訓導主任,協助他的同學徐其禮長校中化。1960年,曾鳳相應聘森美蘭馬口啟文中學,出任校長,才離開中化中學。

卓維美老師在中化中學任教長達14年。他從1969年開始在中化中學任教,直到1982年離開中化中學。

他說,他喜歡中化中學,但是當年兒女教育費用負擔沉重,因此他只得離開中化中學。不過,40年來,他一直站在教育崗位,服務華教。

今年初,卓維美老師重回中化中學,出任訓導主任。他說,他重返中化中學,因為他十分喜歡中化中學校園環境,他喜歡麻坡這個濱海城鎮。

卓維美老師盛讚中化中學現任校長陳維武博士熱心辦學,是中化中學的福。他說,當年他到中化教書時,陳維武校長還未就讀中化中學,他重返中化執教時,陳維武博士已是中化中學的校長。他將盡力協助陳校長,把中化中學辦得更好。

元宵中馬中化人的團聚,同時也是中馬麻坡人難得的一次歡聚。希望雪隆、芙蓉等地區的麻坡人和中化人踴躍出席。希望決定參加團聚午宴的中化人(中化中、小學)和麻坡人廣邀自己周圍的中化人出席,讓這次麻坡人的團聚鄉情洋溢,師友重溫舊時情誼,一起回憶在中化的那段時光。


2010年〈恩師校友共慶元宵〉聯歡會

1. 主題: 今年以校友與老師歡慶的概念為主題,取名〈恩師校友共慶元宵〉。

卓維美老師和曾鳳相老師答應出席,與校友歡聚一堂,共慶元宵。

2. 日期、時間: 28-2-2010(星期日)下午一時。

3. 地點: Bukit Jalil 東方明珠酒家。

4. 宴會方式: 採中式圍桌,每張票券RM60。

5. 計劃邀請約10老師,出席老師每人將獲贈送一份紀念品。

6. 當天有個介紹校友環節,讓大家認識各領域傑出校友。

7. 餐會設購買抽獎券活動,獎品豐富,以籌募會訊基金和獎勵金。

8. 票券預計印300張,希望校友踴躍購買。

Sunday, January 3, 2010

中南馬校友交流會

推動中化兒女大團圓


兩地校友相見歡,舉杯祝願大團圓盛會成功舉行。


兩會代表交流歡聚。前排左起林清泉、南馬中化校友會會長張春昇、中馬校友會主席周其輝和鄭昭賢。


以張春昇主席為首的南馬中化校友會代表團1月3日到訪,中馬中化校友會設宴招待。兩會代表輕鬆、親切地交流,度過一個歡愉的中午。

推動六月《環球校友嘉年華會》,促進中化兒女大團圓,是雙方共同的願望。

母校百年慶典前奏

張春昇主席透露,生活在中國的中化校友,熱烈響應今年在新山舉辦的嘉年華會。他們說,除了年老體弱,必須坐輪椅的校友外,絕大多數在中國的中化校友會期待回馬參加《環球中化校友嘉年華會》。

張主席雄心勃勃地說,希望出席今年嘉年華會的校友人數會是歷年最多的一次,能突破五百,朝一千人的目標邁進。

除了拜訪中馬中化校友會,下周他們將拜訪新加坡中化校友會,號召新加坡校友熱烈響應,踴躍報名參加。

此外張主席也呼吁散佈海外各地的中化兒女,盡可能撥出時間,於6月5日,返回馬來西亞,到新山與各地校友歡聚一堂 ,讓這次嘉年華會真正達到〞中化兒女慶團圓〞的目標。

他進一步說明,2012年母校中化中學將歡慶一百周年紀念,因此極有可能2012年的《環球中化校友嘉年華會》將回到麻坡中化母校舉行。今年新山的環球校友嘉年華會是母校百年慶典的校友嘉年華會的熱身前奏曲。通過這些活動,促進校友關心母校,與母校建立更密切的關系,共同推動中華文化教育的發展。

講座和校友佳作展

張春昇在報告中說,新山嘉年華會將有三個專題演講。中化中學校長陳維武博士談文化教育。校友拿督余國隆談棕油業的前景與挑戰。校友李萬千談我國民主政治與兩線制的發展。

張主席也說,在嘉年華會期間,可能會舉辦校友作品展覽會,展出介紹校友的著作、繪畫和攝影佳作。

嘉年華會節目組主任鄭金成在報告中說,為迎接各地的校友與客人,大會將邀請世界獅王,麻坡關聖公醒獅團到場演出娛嘉賓,增進喜慶的氣氛,同時展示麻坡傑出的華族文化活動。中化中學學生也將到場表演歌舞。

徵求組林清泉在報告時說,嘉年華會籌委會迄今已籌到16萬700令吉的經費,目前正朝籌款目標馬幣20萬令吉挺進。他說,在扣除大會開銷之外,籌獲的剩餘款項將捐獻給中化中學母校。

林清泉也透露,中馬校友拿督余國隆已答應捐獻五千令吉,林東洋也捐獻五千令吉。

中馬中化校友會在交流會上宣佈,校友會和會員捐出RM4,200,支持南馬校友會舉辦環球校友嘉年華會。

中化校友心連心,但願六月盛會圓滿舉辦,在中化校史上留下美好的篇章,飲水思源文化代代相傳。


兩地校友親切交流。左起中馬校友會的莊似萍、新山嘉年華會籌委會秘書呂良興、節目主任鄭金成、中馬校友會的林捷金博士、侯重山和蔣充溪。


張春昇簡歷:

1965年,中化中學高中第10屆畢業同學。

巴西古當船務報關(馬)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南馬中化校友會會長。

第四屆環球中化校友嘉年華會大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