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6, 2010

淡水牛津學堂與馬偕

台西式新學校發祥地


傳教士馬偕於1882年在淡水創辦牛津學堂,引進台灣西式現代化學校。


葡萄牙人和荷蘭人曾侵佔我國的馬六甲,留下馬六甲古城和紅屋。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曾侵佔台灣,留下台北縣淡水的紅毛城。台灣和我國同樣經歷過洋人以炮艦政策進行侵佔和統治的歷史。

因此,初到淡水,紅毛城成為我想參觀的重點目標。可惜當天紅毛城未開放,不過我們步上山崗,站在紅毛城門外張望,然後沿著真理路漫步向前和向高處走,卻意外地帶給我們一個驚喜。原來我們走在一條人文懷古路線,走進了台灣現代化西式教育和學校的發祥地──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

山崗上古老學校

牛津學堂有128年的歷史,現在位於有8千多名學生的真理大學校園內,是真理大學的前身。

在真理大學圖書館前,在大學任職的黃惠卿女士親切地與我們交談,為我們講述牛津學堂和傳教士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的事跡,讓我們獲益不淺。

黃惠卿說,這裡是台灣西式新學校的發祥地。加拿大傳教士馬偕於1882年在這山崗上興建牛津學堂,在這裡講學,推廣教育。她說,馬偕親自監督和規劃興建學校,建校的紅磚材料混合糯米,十分堅固,百多年來,還保存良好。

當年牛津學堂教授的科目除神學外,還有歷史、地理、醫學、天文、植物和礦物學。此外學校也教授音樂和體育。

同時,馬偕博士於1884年在這山崗上創立淡水女校,讓女性有機會學習知識,是台灣女子學校之始。

位於真理大學旁的淡江中學,建於1914年,是由馬偕的兒子籌劃建立,同時出任第一任校長。淡江中學出了不少傑出校友,如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和歌壇天王周傑倫等。

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是在辛亥革命的前後,出現西式的新學校。一路風風雨雨走來,已有一百年。吉隆坡的尊孔、坤成和怡保的育才已先後歡慶創校百周年。麻坡的中化中學創立於1912年,後年將 慶祝一百周年。相比之下,馬來西亞的新式華校的出現比台灣慢了約30年。

30年奉獻台灣

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的馬偕博士畢業於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於1871年到台灣,當時他才26歲。

1872年,他來到淡水,一面傳教,設立教堂,一面治病救人,設立診療所,過後又興建醫院,與此同時,他也努力推廣教育,設立學校,引進西式新教育制度和新文化,讓女性也有機會入學受教育。

馬偕獻身台灣30年,是台灣醫學與教育的先驅,對台灣的醫藥和教育的發展,貢獻不小。

走在真理路上,三三兩兩的學生經過,有些是真理大學的學生,有些是毗鄰的淡江中學的學生。隨興與學生聊兩句。山崗上的學校都是歷史悠久,都與馬偕有關。我們有幸走進經歷清朝、日本和中華民國三代的台灣百年老校。

淡水之行讓我進一步瞭解和感受到洋人到東方,除了有侵略性和掠奪資源的一面,同時我們也應重視他們也帶來他們較先進的科技和他們的文化,促進東方社會的發展。

淡水之行再次讓我感受到讀萬巻書不如行萬里路。


真理大學的黃惠卿女士(左)在大學圖書館前向我們講述牛津學堂的歷史。



古色古香的牛津學堂有128年歷史。早年馬偕在這裡講學。授課的科目除神學外,還有歷史、地理、天文、植物、礦物、醫學、音樂和體育。

牛津學堂前的真理大學大教堂。

1 comment:

Unknown said...

昭賢先生您好:

雖然我身為台灣人,
但紅毛城及牛津學堂我也沒真的仔細逛過.
真是汗顏.

我覺得您的介紹很完整.
附上淡水古蹟博物館網址
(http://www.tshs.tpc.gov.tw/tai2_16.asp)

ps:我沒有google的帳號,所以使用我女兒帳號

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