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初,這裡(當今麻坡二馬路)可說是中化的發源地。百年前,這裡有兩家毗鄰的方言私塾,書聲琅琅。今天二馬路的新明印務館是當年的潮州學堂,隔鄰的大眾銀行是當年的泉廈私塾。
麻坡中化中學誕生於辛亥革命之後第二年。這間百年老校從早年的方言私塾,演變成中華學堂(1912年),後易名為中華學校,再擴展成為中華學校和化南女校兩校(1918年)。戰後兩校合併(1945年10月),在陳人浩校長的建議下,定名為今天的中化中學。
百年來,中化走過風風雨雨的漫長道路,為麻坡、華社和國家培育出不少人才。際此百年大慶將屆,讓我們追溯中化中學的足跡,回顧中化中學先賢的辦學和民族自強精神,以及中化對華社和國家作出的貢獻。
麻二馬路書聲琅琅
麻坡市區在上個世紀初期,就有由潮幫和閩幫開設的三間私塾:潮人私塾、泉廈私塾和永春私塾。這三間私塾便是當今中化中學的前身。
潮州人的私塾開設於當今麻坡二馬路新明印務館處。該處的對面就是以前麻坡舊熟食巴剎和麻坡中華基督教堂。這間建於1917年的教堂至今猶在,中化創始人之一的先賢鄭文炳歷任麻中華基督教會長老。
已故陳人浩校長在1951年撰寫的中化校史中寫道,這所潮州學堂是由教會傳道士黃若時和廖天益牧師主持。可見教會當年在推廣華教,有一定的貢獻。
在潮人學堂隔鄰,是一家由閩人開設的私塾──泉廈私塾。當年的麻坡二馬路,兩家私塾隔鄰相毗,書聲琅琅。這顯示,百年前麻坡華族的先輩們一面〞胼手胝足,柴車藍褸〞,開山闢林,艱辛創業,一面熱愛母語母文,開辦私塾,薰陶教化後輩。
根據記載,泉夏私塾是設在麻坡先賢張開川的前住宅原址,即今天二馬路大眾銀行。私塾對面是廟堂《保安殿》,今天的麻坡福建會館。在日軍佔領麻坡,展開大檢證時,這一帶是重點目標。
張開川的父親張順蘭是中化創始人之一,也是早年中華學校的董事部總理,即董事長。張開川是中化第二屆高小畢業生,後來經商致富,熱心公益,也成為中化的董事會常務委員。
麻華教肇始──各會館私塾
陳人浩校長在校史中進一步談及泉廈私塾。他說,當時這間私塾是設在麻坡《華商局》樓上。老師是鄧吉生等。
華商局是當今麻坡中華總商會的前身。更早期,華商局原名是《甘密胡椒公局》。這個麻坡華社的最高社團與中化的誕生與發展,關係密切。這反映百年前,麻坡的華族商人與社會精英重視子女教育。
在海墘街,麻坡永春會館當時也開辦永春幫私塾,教師是鄭親秀(清繡)和顏逢梯。
麻坡永春會館成立於1894年,初期是為了聯絡同鄉感情,為從中國南來的同鄉安排工作。接著,會館為讓同鄉子女有求學的機會,便開辦學堂──私塾。
麻坡諸會館開設的私塾可說是麻坡華校之肇始。
根據陳人浩校長60年前寫的校史,麻坡各幫華社領袖在清朝光緒末年,為教育子女,就已開設私塾和學堂。當時老師在私塾裡教學生讀四書和三字經,使用幼學瓊林及商務出版之教科書。
早年麻坡郊區私塾
當年不只是麻坡市區內設有方言私塾和學堂,麻縣鄉區各地也有私塾的設立。在新式的中華學校創辦後,麻坡各地還繼續開辦私塾。在那個年代,交通不便,麻坡郊區的學生想到麻坡市內唸書並不容易,只有留在當地唸私塾。
現年91歲的林梓材校長是中化中學戰前初中第8屆畢業生(1938年6月)。這位老校長回憶道,他家在麻坡巴力苦麻,當年從他家要到麻坡市區是靠雙腳走路,幸運的話,才有機會坐牛車下麻坡。因此,他是先在巴力苦麻唸私塾,後來才於1935年進入中華中學唸初中一年級。
林梓材校長(左)回憶道,小時他在巴力苦麻的私塾老師是林聖經。私塾老師教他唸《三字經》和《大學》,並一定要學生熟背這些古書,當時約有20多名學生在這家私塾唸書。
他說,當年學生要入私塾唸書,家長每年必須認捐,他與妹妹一起進私塾,他的父親被要求認捐80元,後來要他增至100元。過後,巴力苦麻才出現西式的新學校,今天巴力苦麻育英華小的前身。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現任校長徐冠林的祖父徐宗椿在那個年代是麻坡地區的私塾先生。現年84歲的中化中學前校長徐其禮(右)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小時候就是唸私塾,因為他的父親徐宗椿是私塾老師,他就跟隨父親在私塾唸書。後來,他才到中國集美學校唸高小。
徐冠林的祖父徐宗椿早年家住麻坡武吉巴西,後來搬到東甲,並在東甲開辦私塾。
徐其禮校長回憶道,私塾教授的課程有《三字經》、《大學》、《中庸》,還有《左傳》、《莊子》等。父親開辦的私塾還收來自偏遠鄉區的寄宿生。當年住在東甲郊外偏遠鄉區的華人,為了讓子女有機會受教育,省吃儉用,把子女送到東甲入學,成為徐宗椿私塾的寄宿生。
根據鄭良樹博士的研究,早年麻坡市郊地區4間私塾如下:
巴力苦麻私塾,1920年創立,學生約30人,後來成為巴力苦麻育英學校。
麻坡土油棧(Jalan Ismail)私塾,1935年創立,學生約20人,後來成為醒華學校。
巴力峇九(Parit Bakar)私塾,1938年前創立,學生約30—40人。
巴口(Bukit Bakri)私塾,30年代創立,學生只有幾個人。
*** 資料來源:
徐其禮校長、林梓材校長、黃耀傳校友口述
陳人浩:《中化校史》──1951年寫於九思樓
李冰人:《48周年中化締創史話》──1960年刊登星洲日報
麻坡永春會館90周年紀念刊
《柔佛新山華文史料滙編》
麻坡中化中學網頁
南方學院網頁
鄭良樹:《柔佛州的華文教育》、《麻坡與新山──柔佛州雙城記》
1 comment:
I have to say those frontier people who have done so much for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oid days when life was very tough deserve the highest praise and respect from us.
Thank you Choiw Sien for taking so much trouble and patience to provide us with this precious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dication of the founders for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Muar area.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