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19, 2010

中化先賢劉靜山

沈慕羽評語──改造社會、厥功甚偉


中化創辦人,書法家兼革命家劉靜山。


18位中化先賢玉照今天仍懸掛中化一小四維堂大禮堂牆上。古老的照片雖已褪色變黃,但珍貴的照片讓後人記住先賢們對華教的奉獻。


在我國華教斗士沈慕羽的眼中,中化創辦人之一的劉靜山對華社的貢獻大。他是一位書法家、革命家,在他的領導下,戰前的麻坡中華學校生氣勃勃。

1918年,年幼的沈慕羽跟隨父親沈鴻柏到麻坡會見劉靜山,參觀麻坡中華學校舉辦運動會。這次麻坡行讓他對早年的中華學校和創校功臣劉靜山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小時為人寫春聯

90多年前,麻坡中華學校舉行運動會。劉靜山當時是同盟會麻坡分會領導人,而沈慕羽的父親沈鴻柏是同盟會馬六甲分會領導人。於是,劉靜山邀請馬六甲的同志沈鴻柏到麻坡出席中華學校運動會。小小年紀的沈慕羽也跟隨父親到麻坡。

當年,劉靜山在陳嘉庚的橡膠公司謙益棧麻坡分行任職。據1972年沈慕羽的回憶,他們父子兩人抵達麻坡謙益棧時,只見劉靜山正在揮筆寫大字。

沈慕羽寫道:「當抵麻坡謙益棧時,劉先生正揮擘窠大字,見我等來,即擱筆寒暄。劉先生為一書法家,他與先父同是孫中山先生信徒,領導革命,改造社會,啟發民智,厥功甚偉。」

沈慕羽稱劉靜山為書法家,此說法獲得戰前《南洋名人集傳》的記載所印證。

書中寫道,劉靜山小時就表現出聰明,舉止不凡。祖父劉瑞趂在廈門開私塾,他跟隨祖父唸書寫字,〞十歲能作斗大書〞 。 有一年,春節降臨,小小年紀的劉靜山竟然在家門口,擺張桌子,為左鄰右舍揮毫寫春聯。鄰居驚嘆這孩子有此才華,紛紛要小劉靜山寫春聯。當地駐軍一位軍官在旁好奇地觀看,並出了〈柳營春試馬,虎帳夜談兵〉十字對聯,要劉靜山寫。劉靜山寫出的對聯,讓軍官十分滿意,高興地給這名小孩四百文賞錢。

支持孫中山幹革命

後來,劉靜山因為家境貧困,不得己,背井離鄉下南洋。他先到新加坡,在一家華人商行工作,才被公司派至麻坡管理分行。過後他在麻坡與友人合創公司, 可惜由於發生火災,加上受朋友拖累,結束業務,轉投陳嘉庚的謙益棧麻坡分行。

關於沈慕羽指劉靜山支持孫中山,熱心搞革命,《南洋名人集傳》有詳細的記載。根據書中記載,甲午戰爭後,劉靜山對滿清政府深感不滿。於是他與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黨人取得聯系,"大唱革命〞 。1906年,他邀請新加坡的孫中山支持者李竹痴到麻坡演說,並在孫中山得力助手鄧慕韓1908年來麻坡時,創立同盟會麻坡分會,由他擔任會長。

書中又記載劉靜山為鎮南關起義、廣州黃花崗起義和武昌起義,〞君無不奔走呼號,提倡捐款,濟其軍儲,通身氣力,實盡於此〞。過後他獲〞孫大總統贈以優等旌義狀〞。可見當年劉靜山關心民族興亡,在麻坡十分活躍。

熱心公益終身不富

接著,《南洋名人集傳》記載劉靜山在麻坡熱心興辦教育。他創辦華商學堂(私塾),後改組成中華學校,以華語授課。他也為中華學校和化南學校的興建校舍,費盡心機,四處奔波。

對於興建學校校舍,劉靜山不是出錢最多的董事,但他出力最大,最熱心,中化校史有記載。陳人浩校長在1951年寫的校史中稱讚劉靜山〞任勞任怨〞。李冰人和陳潤昌分別在1960年1962年執筆的中化校史中,讚揚劉靜山為中化〞奔走呼號〞、〞最具熱腸〞以及〞自創校以來,貢獻殊多,公爾忘私,鞠躬盡瘁,其興學之功,當與中化同垂不朽〞。

談到劉靜山與中華學校,沈慕羽的回憶道,1918年他與父親訪麻期間,劉靜山充當響導,帶領他們參觀中華學校校舍,巡視校內的各種設備。運動會開始時,他們被帶到運動會的司令台上,作為貴賓,觀賞學生的表演。

沈慕羽寫道:「當時的運動會,體育表演與田徑競技並重,團體操、歌唱表演、跳高、跳遠、賽跑,不一而足。體育場上競爭激烈,觀眾如堵,歡聲雷動,盛況罕見。中華學校在我幼小時的腦海中,己有深刻的印象。」

劉靜山熱心公益與華教事業,《南洋名人集傳》給他很高的評語。大意是,劉靜山在麻坡30多年,雖然是一名商人,但他關心社會大眾,為華社做了許多事,〞毀家紓難,傾財助邊,急人之急,蘇人之困〞。為公益事業 ,他甚至可以置自己的商業於不顧,導致業務衰退而不後悔。在當時的華人社群當中很少見。劉靜山〞終身不富,實坐此病〞。

沈慕羽生前說,〞中化中學是全麻屬先賢與後人經歷磨折,千錘百鍊的文化生命,是華人的精神結晶,靈魂的寄託。〞

在中化中學行將踏入百年之際,讓我們懷念這所學校的拓荒人──先賢劉靜山。

1918年中華學校第二屆國民科特別班畢業照。

1915年,中華學校為高小畢業生開設特別班,讓學生有機會接受中學教育。



興建砂香街四維堂校舍,劉靜山出錢並不多,但他盡心盡力奔波籌劃,功勞大。


資料來源

──《南洋名人集傳》:檳城林博愛等編,1923
──中化校史:陳人浩,1951
──中化六校締創史話:李冰人,1960
──中化半世紀,1962
──中化六十周年特刊序:沈慕羽,1972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