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歷史走廊1a
1912年中華學校首任校長饒藝農。當年學校宣揚新思想,倡尚武精神,麻坡華教踏入新式教育時代。
這是1912年麻坡中華學校創校初期的校舍,借自華僑公會,原系馬來人之亞答屋,即今日中化第一小學之原址。
1912年4月1日,麻坡三間私塾合併,中華學校(中化中學前身)誕生,學生28人。中華學校的誕生宣告麻坡從四書五經的私塾時代轉入新式教學時代。
首任校長饒藝農,宣揚新思想,辦學認真,至1912年下半年,學生人數增至80人。
這張歷史照片顯示,在麻坡砂香街椰樹底下的中華學校前,80名身穿整齊校服的學生與校董教師合照。80男女學生都穿着軍裝式的校服,每人手持木槍,頭戴軍帽。這是因為當時中華學校教師多數是日本留學生,學校深受東洋之軍國主義教育思潮所影響。
在饒藝農校長時期(1912--1915),中華學校的教師有劉子襄、侯潤青、饒熱群等。
饒藝農校長是客家人,原名思添,字惜華。他富有朝氣,厚蓄學養,是名詩人。掌校時,他停止過去的方言教學,採用新教科書,提倡新思想。
後期,他移居印尼,開設醫局,懸壺濟世,一面辦教育,一面行醫。
中化歷史珍貴檔案文件
1912年,先賢為向英殖民地政府申請麻坡砂香街地皮作為華文學校用途。當年6月英殖民地政府土地局官員A.S. Jelf 到中華學校實地巡視,寫了這份評估文件。
這份1912年文件寫道:華社領袖向馬來人買下砂香街一塊地皮,作為開辦學校之用。這間學校有80名學生,學校向學生灌輸共和政治思想。
資料來源:
──《中化半世紀》,1962
──國家檔案局
──家屬提供饒藝農校長照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