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4, 2013

中华学校首任校长----饶艺农



饶艺农和他的后人

文:李凌千

 按:本文原载〈中化历史长河〉上册。

 饶艺农校长

  麻坡中化中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原来的男校中华与女校化南合并而成。中华的第一任校长是饶艺农先生。时隔近一世纪,现在绝大多数麻坡人都不晓得饶先生是何许人。

  其实,饶先生不仅曾经是中华学校的首任创校校长,还曾在战前的荷属印尼行医,在爪哇泗水担任过当地中医促进会主席。他不仅办教育与行医。得空还喜欢与友好互相唱酬,诗作经常刊登在当地华文报纸上。可以说,饶艺农是个典型的文人。不过,他显然曾受到时代思潮影响,思想感情有别於一般旧文人。

  饶艺农先生是客家人,来自中国广东省大埔三河县,原名思添,字惜华。他是家中独生子。他的祖父振诚和父亲念兴都是商贾,来往于江西和湖南一带。由于必须在外省从商,年轻时代的饶艺农就留在家乡念私塾,学四书五经。后来,他转入乡设义校,继续求学。

     清朝末年国事纷繁,时局一日多变,民不聊生,家乡的生活并不容易过。饶艺农趁年轻力壮,在二十多岁时只身南渡,别妻离子到南洋闯天下。

     随着英国人的积极经营,马来亚开发过程中需要引进大量劳动力,大批中国南方省份的居民于是纷纷南来谋生。在战前的麻坡县,荒山野林很快就被开辟成胡椒与甘蜜园。为了教育下一代,麻坡华裔居民把子女送进私塾。据知,世纪初,麻坡市区一共开设了三间私塾,分别提供给潮州与福建居民子女接受旧式教育。随着华裔人口的日益增加,私塾明显不足以应付教育需求,经甘蜜公局发起,麻坡各侨帮与社团实现了可贵的大团结, 决定群策群力,联办一所属于整体华社并为整体华社服务的学校。1912年,即是民国二年,中华学校在万众欢呼声中隆重宣告创立。富有朝气而且厚蓄学养的饶艺农,于是被物色成为中华学校第一任校长。在出任麻坡中华学校校长之前,饶艺农曾在森美兰住过并曾办学。

     据1962年出版的“中化半世纪”记载:“(创立后中华学校)…….课本采用新教科书,以华语教授,于191241日开学。饶校长受新思潮洗礼,因此,师生制服采用军服军帽。”

     在饶艺农校长领导下,中华学校不仅弦歌不绝,而且还争取更上一层楼。当时,全马一间华文中学也没有。为了让小学生毕业后可以再进修,麻坡中华学校特地设立程度近于初中的特别班。据校史记载,当时中化学校的特别班采用中学课本教材。可以说,这算是开了麻坡中化中学的先声。

  19156月,第一届高小学生在中华学校毕业。饶艺农先生也就在1915年去职,离开麻坡,由徐子俊接任中华校长。

  饶艺农后来移居星加坡,开设医局,悬壶治病。1928年,饶艺农前往当时属于荷兰殖民地的印尼,住在首府巴达维亚(简称吧城,也即现今印尼首都椰加达)。在那里,他又从新执教,还曾尝试出版华文报纸。但是,限于条件,他的这个愿望未能实现。

     饶艺农离开马来亚后,在印尼华文报刊上不时有旧体诗发表。他的诗作,发表时有些署真名饶艺农,有时则用笔名惜华。他的文学造诣,从诗作上可以见出。李庆元君所著《马来亚华人旧体诗演进史》一书,选刊了他的几首诗作。

     饶先生后期移居东爪哇的任抹地区,经常来往于泗水及任抹两地。这个时期,他已经在当地以医术蜚声遐迩。到了1940年(民国29年)饶艺农荣任“中央国医馆驻荷属泗水馆医”。所谓“中央国医馆馆医”应该就相当于我们这儿所谓国立中央中医馆的主治医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担任泗水(中医)医药促进会正会长及泗水中医公会正主席。

     二次大战结束,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欧洲人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大受震撼。英国与荷兰殖民当局显然为了防止民族独立运动的相互影响,实行由入境管制,饶艺农一家于是只得分居于印尼和新加坡两地。

     饶艺农1967年在印尼任抹市辞世,时年76。他遗下四子(依次是匡吉,助吉,勉吉和力吉)一女。 

     饶艺农四子当中,勉吉和力吉都是新加坡华社文化界知名人物。

     饶勉吉又名饶襄才,战前活跃于文坛,并曾在《总汇报》任职。他不时写稿发表于报刊,笔名子鹃,紫鹃,阿凡,饶箭,饶子鹃等。他还参加过以李紫风为一方,李润湖为另一方,就“关于几个文学副刊问题”展开的文学笔战。为此,他先后发表“奴才们底本色”,“狐狸不知尾巴臭”以及“文编公及其他”等篇文章。(马华文艺史家兼评论家方修对李润湖的作品曾加以介绍并予高度评价)

     战后,饶襄才在新加坡《星洲日报》担任记者和编辑,一度还在《夜蝰报》兼差。退休前,他担任《星洲日报》经济组主任。或许由于环境使然,他在报社任职期间似乎相当低调。在新加坡政府主导下,《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这两大华文报章于1983年实行合并。就在两大华文报实行合拼之前一两年,饶襄才以及和他同辈的一批报人宣告退休。

     饶襄才有一名女儿曾在星洲日报担任校对。

     饶襄才的弟弟,也即饶艺农的最小儿子饶力吉,不曾在报界或者教育界服务,但新加坡文化界许多人认识他,原因是他退休后在新加坡书城(也即百胜楼)办了一间颇有特色的今古书局。今古书局之所以知名,并非由于售卖的书刊特别丰富多样,更非因为规模巨大门面皇堂。其实八十年代初创时,今古书局摆卖的新版书数量不多,但是,只要曾经到过那里遛一遛的人,多不免对它留下印象。原来老店主在人客翻阅书刊时,总会给人客送上一杯中国茶,顾客自然产生一种亲切感。另外,  店里新书固然不多,其它书局没卖的旧版书往往能在这里找到。人客跟店主逐渐熟悉,市面上难以寻到的书刊,老饶往往能告诉熟客它们的下落。原来,饶力吉早年曾在新加坡著名的上海书局工作过,他不仅时常看书读报,还结识了不少当地与外地的文化人。后来他一度在政府的文化部属下服务,许多中国与港台书刊他都有机会过目,因而他对中文书刊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

     到了九十年代,饶力吉年事已高,把书局付托给老友的亲属庄君主持。庄君以及其后当“掌柜”的陈君,也都对书业很熟悉。许多人要找早年出版的华文书刊,总会到书城去向这家具有特色的书局探询或者请掌柜协助。饶力吉于1990年作古,但他的后人遵照他的愿望,将这家书局坚持办下去。

    但愿,饶艺农留下的书香气氛,今后仍能继续在星洲书城缭绕,润泽接受中华文化的学子。

资料来源:

1.家属提供照片并叙述饶艺农身世经历
2.中化70年校史部份
3  马伦著“新马华文作者风采”
4  “亚洲文化”第21期(19976月)黄秀爱所撰“客籍作家与战前 新马华文学”
5.笔者本身对饶襄才与饶力吉的印象记忆

No comments: